邓颖超祖居的介绍

2024-05-10

1. 邓颖超祖居的介绍

邓颖超祖居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中路贡院街白云巷内,是原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祖父及父亲居住的地方。祖居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座北朝南,前后两进,现存清代建筑房屋30多间,为两个独立四合院落,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 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筑。

邓颖超祖居的介绍

2. 邓颖超祖居的现状

自邓颖超祖居景点对外开放以来,已先后接待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科技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及省、市各级领导的参观、访问。协助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冶、南京电视台拍摄《邓颖超》等电视台专题片。二00四年二月四日,邓颖超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活动在祖居内隆重举行,同时举办了《邓颖超与光山》一书的首发式活动,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先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者络绎不绝,大大提高了邓颖超祖居的知名度。邓颖超祖居被河南省委宣传部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每天慕名前来参观学习者近千人。

3. 邓颖超祖居的祖居翻新

二00一年文旅局投资30多万元,对邓颖超祖居经过认真整修,基本恢复原来面貌,又筹资200多万元,多次派人赴北京、天津、吉林等征集相关文物、用品近300多件。2004年农历8月15日,邓颖超秘书赵玮、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副馆长李爱华一行专程来光山参观邓颖超同志赵玮、周恩来同志警卫参谋高振普的帮助下,邓颖超的侄子邓光弼捐献了邓颖超同志遗留的文物七十余件。现祖居内陈列有邓颖超同志生平事迹展室、晚清大家豪宅寝室陈列展室、练武厅堂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名流题词碑廊等景点。

邓颖超祖居的祖居翻新

4. 邓颖超的介绍。

邓颖超(1904-199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邓颖超,原名邓文淑,祖籍河南光山,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幼年丧父,靠母亲杨振德行医或当家庭教师过着清贫的生活。1913年至1920年,先后在北京平民学校、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后在北平师大附小、天津达仁女校任教。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她和刘清扬、郭隆真、张若名等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并参与组织了天津各界联合会。她还和周恩来、马骏、郭隆真等天津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共同组织了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参与领导天津学生的爱国运动。1923年她参与组织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从此,她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开始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职业革命家生涯。   1925年夏,邓颖超被调到广东,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妇委书记和国民党省党部妇女部秘书等职。她同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何香凝真诚合作,组织广大妇女投身国民革命。同年8月8日,她和周恩来结婚,从此他们结为终身革命伴侣。1926年,邓颖超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她为推进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她从广东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在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下,坚持党的地下工作五年。   1932年至1934年,邓颖超转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党和工农民主政府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和组织部干事、中央机关总支书记、中共中央局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等职。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邓颖超在武汉、重庆等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在这期间,她积极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妇女,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工作十分出色。1938年当选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任国民参政会中共方面的参政员。在历次国民参政会上,同董必武等中共方面的参政员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与中共方面的其他参政员一起,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抗议国民党的反共罪行。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任中央妇委副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邓颖超以中共方面唯一女政协代表身份,出席旧政协会议,为争取国内和平而积极奔走。同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全面内战爆发后,邓颖超随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1947年3月,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1949年3月,在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民主妇联副主席,并任党组副书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颖超历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56年中共八大后,为历届中共中央委员。1976年后任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这期间,她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加强党的纪律,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付出了全部精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7年以后,邓颖超先后访问了缅甸、斯里兰卡、伊朗、柬埔寨、日本、朝鲜、泰国、法国和欧洲议会,会见了来自亚、非、拉、美、澳五大洲几十个国家的客人,1982年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为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与友谊,为国际和平与世界发展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2年7月11日上午6时55分,邓颖超与世长辞,享年88岁。

5. 邓颖超故居的介绍

邓颖超故居是南宁市委、市政府为纪念了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邓颖超同志设立的纪念馆。2007年2月4日,在邓颖超同志诞辰103周年纪念日,邓颖超出生地北侧的原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建成了邓颖超纪念馆,位于邓颖超故居对面。

邓颖超故居的介绍

6. 邓颖超故居的后世纪念

邓颖超出生在邕江北岸南宁镇台官邸,并在南宁度过了她难忘的童年时光。位于南宁市中心的邓颖超故居为一间低矮民房,早已陈旧残破。为纪念这位优秀的“南宁女儿”,2007年2月4日,在邓颖超同志诞辰103周年纪念日,南宁市委、市政府利用邓颖超出生地北侧的原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内,建成了邓颖超纪念馆,位于邓颖超故居对面。该建筑建于民国时期,为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楼高3层,平面呈长方形,西式墙身,中式屋顶,立面造形为西欧古典建筑形式。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邓颖超纪念馆于2010年12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 邓颖超故居的名人经历

邓颖超, 原名邓文淑,祖籍河南光山,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1920年秋到北京师大附小任教员。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抗日战争时期,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重庆、南京、上海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而斗争。1949年起,先后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一至三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四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5年、1978年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7年、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1979年12月,担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982年被推举为对外友协名誉会长。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中国政协主席。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1986年当选对外友协名誉会长。1987年当选为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她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邓颖超故居的名人经历

8. 邓颖超故居的照片文献

200多张珍贵照片、20余件实物、50多份文献手稿,让参观者感到亲切的邓大姐并未远走,音容笑貌宛在目前。食晒饭盟(吃饭了吗)?去边嘀(去哪里)?1950年,邓颖超在接见广西代表的时候,用纯正的南宁白话和南宁来的姐妹交谈。她深情地说,乡音难忘。她曾两次回南宁认访出生地,对邕江边那一树火红的木棉花永难忘怀。展厅的南宁女儿展区,就以青砖地、雕花床,复原了邓颖超出生的镇台官邸。文物工作者还专门赴宾阳民间找来了古色古香的壮锦,以反映当年南宁的历史风貌。一张朴素的木床,一盏蓝色灯罩的床头灯,这就是邓颖超工作和生活了24年的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在床头对面,悬挂着邓颖超和母亲的合影。据说,这是邓颖超为了每天一睁开眼就看见母亲而悬挂的,母女情深可见一斑。1968年,因为周恩来晚间在卧室办公时间很长,室内空气不好,邓颖超就把卧室让出来,给总理再放上一张桌子办公。而她自己则把床搬到了办公室,从此,办公、休息、约人谈话,都是在这2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室内。这个按1∶1比例复原的西花厅卧室,是南宁的文化工作者在中央警卫局的帮助下,到西花厅一点一点地测量,回到南宁原样复制的,尺寸和家具放位置与真正的西花厅卧室一模一样。邓颖超去世后,依据她谁送的东西还给谁的嘱咐,许多她生前接受的礼物被送还给赠送者,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怀。展览中的不少实物是在国内首次展出,如晨衣、衬衣、袜子等,都是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及原赠送者捐献出来的。邓颖超生前秘书赵炜同志,把邓颖超办公桌上的笔筒、台历架等物捐赠给南宁,以表达邓颖超对南宁的深厚乡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