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买到假理财产品

2024-05-20

1. 怎样避免买到假理财产品

首先,不能过度相信对方的过往业绩,再好的品牌之下都有可能存在漏洞,一定要按流程办事,不能因为熟人就走简化程序;
第二是要通过银行柜台购买理财产品,资金应该进入银行渠道,而不是进入其他个人或企业账户;
第三,要警惕“飞单”,理财产品应区分银行自营还是代销,如果是自营产品应与银行签订协议,如果是代销产品看是否进入银行系统,否则就是“飞单”;
第四,要求银行对理财产品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保留好证据,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往往容易出问题;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选择和购买理财产品,不要片面追求收益,要看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以及这样的风险等级是否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而购买理财产品的,多数为上了年纪的用户,其中有不少投资者缺乏专业理财知识,也很容易听信销售人员的推销和劝诱,而银行因为其信誉度较高,往往容易迷惑住投资者,所以更多的还是要靠监管部门建设好金融监管制度的“笼子”,严格风险控制管理,让内部规章、监管规则、金融法律更为完善,切实保护好投资者财产安全无损。

怎样避免买到假理财产品

2. 虚假理财产品如何界定?这三个方法很实用

      银行理财是很多人打理闲置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投资预期收益不高,但背靠银行这颗大树,资金的安全性会更有保障,尤其是部分年龄较大的投资者,对银行可以说是非常信任。不过银行理财也存在风险,例如遭遇虚假理财产品。那么虚假理财产品如何界定呢?
1、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      银监会有明文规定,银行所售理财产品必须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登记备案,未登记的理财产品一律不得发售。      登记备案后的产品都具有一个独立的产品登记编码,投资者可凭产品登记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相关信息。产品信息包含产品名称、登记编码、发行机构、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类型以及风险等级等信息。      如果投资者查询不到某产品的登记编码,或在中国理财网上找不到相关信息,那么极有可能是虚假理财产品。2、拒绝利益诱惑      利益诱惑包括高额投资回报、礼品赠送等,投资预期收益与风险一定是呈正比的,预期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高,不存在天上掉馅饼的可能,因此要理性对待高额回报。      有些银行会赠送大米、食用油等优惠活动,再加上理财经理的游说,年龄稍大的投资者很容易被打动,难免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3、区分银行自销产品和代销产品      银行自销产品的理财合同中会盖有该银行的公章,且在产品购买过程中会进行录像和录音,确保投资者已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和风险,避免出现飞单的情况。      以上关于虚假理财产品如何界定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 如何避免遭遇银行“假理财”产品?

1.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不等于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风险银行是一个“金融超市”。
现在的银行除了销售自己发行的产品外,也会利用本行渠道、人员销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称之为银行代销产品。
目前常见的银行代销产品包括基金、保险、信托及国债等。
如果你选择的是银行代销产品,那必须对该产品的发行公司进行查询和了解。
2.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婪
通常,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相对安全,收益较稳定的。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句话永远不过时,安全对应的是低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常规收益在3.4%~4.5%之间,那些动不动就8%、10%收益保证的理财产品,难道您在购买前就没怀疑过?
3.新技能get!识别“真理财”,告别“假理财”
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编码”,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赋予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就像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性。
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
4.防止“飞单”,银行“双录”
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利用银行的营业场所,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
“双录”指“录音、录像”。银监会要求开展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均应实现自有理财产品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
在购买银行直销或代销的理财产品时,注意是否有“双录”,销售人员是否按程序、按规定介绍理财产品,你的权利、风险和纠纷处理方式,录音录像为证。
总之,找正规的渠道,买正规的产品,不贪高收益,这样就能尽量避免遭遇“假理财”了。

如何避免遭遇银行“假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