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肯德基和麦当劳哪个在中国做得更好?

2024-05-14

1.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肯德基和麦当劳哪个在中国做得更好?

在中国的大陆市场KFC更胜一筹。 
人群定位之毫厘之差 

两者虽在目标人群的选择上,均为城市家庭,但在构成家庭的三大群体(即孩子、年轻父母、年轻男女)上却有所偏倚:麦当劳在2004年变脸之前,一直坚持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然后才是兼顾父母与年轻男女;而肯德基则是以年轻男女为中心,然后兼顾孩子与年轻父母。两者似乎虽仅存毫厘之差,但这毫厘之差却决定了两者的经营重心,影响了两者在餐厅的装修与布局、产品与选址等诸多环节上的细微差别。 

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洋快餐的消费,16~25岁的年轻人无论是在消费人群比重还是消费金额比重上,均在60%以上。而占30~40%的儿童与家长市场,消费权则基本由已成人的家长决定。可以说,洋快餐的消费决策者基本为成人,绝非儿童,尤其是在“快餐健康危机”频频的今天。 

产品定位之大同小异 

大家知道,早先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产品定位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麦当劳以汉堡为主打产品,较为适合欧美人(这从美国食品业界研究机构对2002年和2003年全美快餐销售额和餐厅数量的统计可以看到,连续两年排在前三位分别是麦当劳、汉堡王和温迪,而它们都是以汉堡为主打产品的快餐连锁集团)。而肯德基以鸡肉类的产品为主,与麦当劳相比更适合于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口味,因此更容易为中国消费者接受。近年来麦当劳虽也强力推出与肯德基类似的“麦辣鸡”、“鸡腿汉堡”,然而肯德基六十年烹鸡经验无法在短期复制,其“烹鸡专家”的形象更是无从模仿。比口味比感觉的餐饮市场,产品的细微差异就很大程度上使麦当劳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 

在产品的本土化上,肯德基更是不遗余力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肯德基就决意要为中国人打造一个合乎中国人需求的品牌。 

我们在研究肯德基与麦当劳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两家彼此都视对方为最重要、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但也都在中国市场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没有陷入同质化进而互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去,却各以各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竞争的结果是实现了双赢。这也许更值得中国本土企业思考和借鉴。 
老实说,从全球范围看,麦当劳与肯德基不属于同一重量级的对手,无论是发展历史还是整体规模与实力,乃至品牌资产,肯德基均落后于麦当劳。但为何中国市场能成为肯德基压倒性对抗麦当劳的“大本营”? 

肯德基在中国的飞跃首先应该归结于决策层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理解和重视,尤其是对跨文化管理的融合之道更是深领其中真谛,选择合适的将才才能避免失误。其次,我们应该归结于肯德基在中国市场所实施的差异化的三大竞争战略(“瞄准高增长市场、先发制人、加速扩张”)、战略性连锁经营的多品牌整合协同和灵活的两种连锁模式(“直营连锁”与“特许连锁”),这种体系的保证为获取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 

对于麦当劳,通过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曲线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发展战略具有“滞后迟钝”与“游历摇摆”的两大特征,并长期一味坚持“直营连锁”策略(迟至2003年8月方在中国实施“特许连锁”模式,而肯德基则早在1999年就先行一步,且在2003年业已发展了40多家特许加盟店),从麦当劳的全球市场定位来看,中国市场更是成了其支持在其他市场发展的“造血机”的功能,尤其。 

长期组织决策机制上的遥远与迟缓,在对于战略性的关键选址决策上,麦当劳往往偏执于“价格合适”的稳健保守原则,在诸多城市(如上海)的战略性店铺设立上为肯德基抢得先机,也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张。 
肯德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目标消费者。推广的重点是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新鲜事物的 青少年,一切食品、服务和环境都是有针对性地设计的。这是因为青年人比较喜欢西式快餐 轻快的就餐气氛,并希望以此影响其他年龄层家庭成员的光临。另外肯德基也在儿童顾客上 花费大量的精力,店内专门辟有儿童就餐区,作为儿童庆祝生日的区域,布置了迎合儿童喜 好的多彩装饰,节假日还备有玩具作为礼品,一方面希望培养小孩子从小吃快餐的习惯,另 一方面也希望透过小孩子的带动,能吸引整个家庭成员都到店中接受温馨的服务。儿童长大了,肯德基可能会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可以说,正是由于两者对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的重视程度不一致,导致了在战略决策几个主要因素的分野,由此决定了两者在中国市场连锁店的扩张速度与发展数量。 
肯德基一直想要营造的是一种全家一起用餐的欢乐气氛,强调的是这种附加的价值。这 会给人留下一些较深的印象。他们有很多的美好记忆是在肯德基发生的。客人到餐厅里,首 先感到吃的味道。东西不好吃,再便宜都没有用的。服务再好,装修再漂亮,客人也不会喜 欢。肯德基的市场优势为其鸡类食品的独特口味,定位在“世界著名烹鸡专家”,“烹鸡美味 尽在肯德基”,这也是肯德基与麦当劳定位上的最大的差别。其六十年烹鸡经验烹制而出的炸 鸡系列产品,原味鸡、香辣鸡翅、香脆鸡腿汉堡、无骨鸡柳等,外层金黄香脆,内层嫩滑多汁□以其独特鲜香口味广为顾客称许。肯德基在各种广告宣传里也不断强化其“烹鸡专家” 这一卖点。 
中国人爱吃鸡,鸡鸭鱼肉中鸡是排第一位的,与其他洋快餐相比,鸡肉类的产品也更符 合中国人的口味,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从麦当劳悄悄打破其在全球市场统一的“牛肉汉堡” 的菜单,在中国市场推出与肯德基类似的“麦辣鸡”和“鸡腿汉堡”,更可以看出这一点。 

肯德基并不满足于目前的成功,而是不断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去寻找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肯德基的什么产品是他们喜欢的,他们为什么会喜欢肯德基等等。去调整服务,调整食品, 甚至推出新的产品。 
3.成本价格上之据高起伏 

众所周知,作为快餐,稳定的产品价格一直其经营持续稳健的象征之一。肯德基与麦当劳两者在同类产品的定价上,在很长的时间里是基本持平的。但时至2003年6月,麦当劳开始挥起了价格利器,首先是迫于全球业绩与成本控制的压力,实施全面的逆势涨价;而在距离整体产品涨价8个多月后(既2004年3月),麦当劳将近十种主打产品全部砍到五元之内,最高降幅达50%,造成不少地区一时抢购脱销的窘困,而这一切均是在降低了产品容量乃至品质的基础上实施的。而肯德基却少有如此价格反复,一直坚持走“合适的价格与合格的产品”路线。 

据悉,麦当劳产品的成本控制也一直居高不下。在产品的采购供应上,麦当劳倾向其美国国内企业为中国提供货源,而肯德基则更钟情于在中国本土发展供货商。加上其与必胜客等品牌的供应链协同共享效应,肯德基在产品成本的控制上也是略胜一筹。 

4、 选址策略上之执行高下 

实事求是地说,麦当劳与肯德基在选址策略上,各有各的圣经。无论是其选址的严谨流程与考量标准,均难辨其高下。麦当劳中国华东地区总裁曾这样宣称,“麦当劳连锁店之所以开一家红火一家,究其原因,第一是地点;第二是地点;第三还是地点。”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其高下却可见一斑:肯德基的选址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麦当劳却常有难言之隐的闭店事件(2002年12月1日,麦当劳成都双楠店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关闭的第一家分店。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四川麦当劳共有10家分店,除总店一直赢利,另两个店偶尔赢利外,其余的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就在麦当劳成都双楠店关闭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时,2003年5月底,在南国广州又传出了关店的消息)。 

我们在研究肯德基与麦当劳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两家彼此都视对方为最重要、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但也都在中国市场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没有陷入同质化进而互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去,却各以各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竞争的结果是实现了双赢。这也许更值得中国本土企业思考和借鉴。 
仔细观察一下城市里,到底是KFC和McDonald哪家餐厅的数量更占优势? 
从营业收入和年扩张速度来看,在中国大陆市场,KFC也是遥遥领先 
多年来,KFC与麦当劳的战火不断。去年麦当劳采取价格战,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以前的价格,还有苏丹红事件也让麦当劳的形象也大打折扣,我想这不仅仅是意外事件,还有记得去年的时候麦当劳推出了十元套餐,还引来了一场与消费者之间的官司,还有前些天的杨丞林关于麦当劳的事情,又该如何解释呢? 
饮食业走进另一个国家的时候,重要的是本土化的饮食文化的发展,我想说的是,KFC做的也确实不错。很多不错的产品不胜枚举,还有它的产品覆盖了多种年龄段人的需求,也有儿童套餐,如果您注意的话,看看你附近的KFC每个月有一些由小朋友的活动,还会给在KFC过生日的小朋友送上一份生日礼物。我想这更好的满足和发展了潜在的顾客 
关于肯德基和麦当劳要说的还很多,但我想说的是,什么时候我们自己的快餐才能赶上他们?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肯德基和麦当劳哪个在中国做得更好?

2.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竟然输给在全球市场远不如它的肯德基。 针对这一现象,你觉得麦当劳应该如何

肯德基比麦当劳,至少有三点做得好,
1、名字。两者都是以炸鸡为主要食材,肯德基名字中带了一个基,名字的辨识度就是先天优势。很多洋品牌在中国打不开局面,都和他们没有取好中文名字有关。
2、本土化。这么多年了,肯德基有面食、有豆浆油条、有米饭,麦当劳有什么?我最近一次吃麦当劳是半个月前,除了新推出的一个黑白色的汉堡,其他和我五年前知道的麦当劳几乎万全一样。
3、扩张。我不知道两者有没有什么因果联系。我家在南昌,最近的肯德基就在街口,步行五分钟;最近的麦当劳,至少要走20分钟吧。要走20分钟才能到的快餐店,谁去?

3. 从进驻中国至今,麦当劳是如何应对肯德基的市场竞争的?

从进驻中国至今,麦当劳是如何应对肯德基的市场竞争的?您好,亲、麦当劳的话主要以快速方便家庭三个特点快速就是他们从引导客户快速点餐、员工快速备餐,员工快速制作食品,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短的是30S以内长的也就50S,而从客户点餐到拿到东西走人的时间不能超过90S。还有一项规定是,从客户进餐厅排队到拿到食品走人总时长不能超过270S方便就是客户需要啥尽量给予方便。甚至要做到客户需要啥,但没说出口,员工就能提前主动帮忙给予方便。家庭就是对小朋友的服务要做到更好,这样小朋友就会拖着长辈来吃麦当劳了【摘要】
从进驻中国至今,麦当劳是如何应对肯德基的市场竞争的?【提问】
从进驻中国至今,麦当劳是如何应对肯德基的市场竞争的?您好,亲、麦当劳的话主要以快速方便家庭三个特点快速就是他们从引导客户快速点餐、员工快速备餐,员工快速制作食品,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短的是30S以内长的也就50S,而从客户点餐到拿到东西走人的时间不能超过90S。还有一项规定是,从客户进餐厅排队到拿到食品走人总时长不能超过270S方便就是客户需要啥尽量给予方便。甚至要做到客户需要啥,但没说出口,员工就能提前主动帮忙给予方便。家庭就是对小朋友的服务要做到更好,这样小朋友就会拖着长辈来吃麦当劳了【回答】

从进驻中国至今,麦当劳是如何应对肯德基的市场竞争的?

4.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教育空间 1、麦当劳帮助人们建立消费观念 长期以来,中国人没有消费的观念,只是在急需时购买生活必需品。对食品卫生的要求也不高。90年代,中国人的收开始大幅度提高,在外就餐成为了一种娱乐方式。当时一个中国工人会花1/6的月收入带全家去麦当劳享受一次"西方生活方式"。同时,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饮食服务业的卫生水平都开始关注。1994年至1995,北京曾谣传有几十人吃油条被毒死。而2002年南京汤山的投毒案也再加上常常出现的有关传染病的传言。进一步要求人们作出一个选择:要么到卫生条件好、而又昂贵的餐馆;要么到便宜却有风险的地方凑合。吃饭地点的选择实际上成为了生活方式的选择,麦当劳这样花费稍高,但卫生条件明显优越的地点无疑是具有竞争优势的。 2、麦当劳行为方式与个人素质体现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麦当劳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这里学习到了许多"美国"式的餐桌礼仪和行为方式。 每到一个新的市场,麦当劳的第一个任务是教育消费者,教他们如何点餐、如何排队。在香港,70年代以前人们不知道在公共场所(银行、购票处、快餐厅)排队。在荷兰,人们不是排队而是挤的柜台前大叫"我、我"。在法国、在俄国,如果没有服务员控制,同样的情况都会发生。 甚至于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饭前便后要洗手",都是在麦当劳来了以后,才能真正在餐厅中实现。而时至今日,大多数中国的中小餐厅的厕所仍是抑制人们食欲的重要因素。 在这里,人们比其他地方表现得自我克制,他们低声说话,相互之间较为礼貌。1992年,北京麦当劳很少有人自己把垃圾送到垃圾箱。1994年,一些衣着时髦的年轻人学着外国人的样子自己打扫桌子。走向垃圾箱的路程,正是这些新兴的白领们显示自己"文明"的过程,因为他们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式。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了"显示性消费"的概念,说明有的人在消费时,往往是为了某种荣誉,而不是满足自身生理需求。对这些白领们看来,到麦当劳吃什么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里满足自己的显示欲。 正因如此,在麦当劳成为儿童们乐园的今天,我们又必须到星巴克内外才能看到那些对着一杯咖啡长时间发呆的白领们。 3、平等意识 在中国,顾客与服务员向来缺乏良性的互动。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服务员是伺候人的工作,中一种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职业。以农业为本的中国人对商人向来持轻视的态度,导致了服务行业人员与顾客之间的敌对关系。一些俗语就很能说明问题:"无商不奸",有时干脆是"无奸不商"。在70年代的香港,人们对莫明其妙地向自己笑的人保持警惕。一旦有小贩在生易成功之后对顾客微笑,则顾客有被宰的感觉。解放后的大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服务行业的态度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抱怨最多,也最无力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以美国标准进行服务的麦当劳,每一个员工都被要求向顾客微笑并道谢,对此,东方的人们感受到的更多是疑惑。Watson曾提到麦当劳莫斯科餐厅营业的第一周,餐厅派人依次告诉排队的人们,服务员对你的微笑是友好而不是嘲笑!同样,70年代的香港和90年代初的北京人都对这样麦式微笑感到过不知所措。 同时,麦当劳还告诉人们,在餐厅里大家都是平等的。这不仅表现为服务员站着为顾客服务,还表现在顾客必须自己做一些服务,如自己端餐盘和扔垃圾。 四、文娱及公共意见空间 麦当劳自身的本土化依赖于儿童。如果不能吸引儿童,麦当劳则不可能成功。在日本和香港,只有在第一代儿童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后,麦当劳才成为"本地"餐厅。 1993年3月,一些时装艺术家选中麦当劳作为他们的表演场所,由于其服装包含政治元素和地点临近天安门、日期接近64而被公安局禁止。公安局的做法,正好证明了麦当劳从一个餐厅延伸到了成为一个公共意见的表达处。有时,麦当劳还成为了小型会议室,小商人在这里谈生意。 事实上,麦当劳也一直在致力于承担更多的公共事务。在香港,麦当劳赞助了一系列学校校园建设和大学的绿色能源研究项目,倡导建立健康社区,口号是:"我们也生活在这里"。还建立了麦当劳叔叔之家,为贫困患病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临时家园"。在北京,麦当劳给一年级新生送礼物,为学校提供奖学金。 麦当劳的目标是在中国做长期的品牌,他们的希望在于中国的第二代第三代,因此,他们的公共服务和社区渗透策略还会不断发展下去。随着麦当劳在中国地位的日益稳固,它对中国社会公共服务的介入也越来越深入。1999年,北京地区的麦当劳宣布在高考期间,各店营业时间延长到夜12点。有时,麦当劳员工还会的附近地铁站去打扫卫生。甚至于像废电池回收、公交月票销售这样的事情,由于是公众的关注热点,麦当劳也积极投身,不计报酬进行服务。 五、麦当劳对公共信息空间的掌控 在最初进入东亚市场的时候,麦当劳曾受到各地媒体的强烈批评。特别是知识分子对麦当劳的低工资、对本国饮食文化的侵略都有强烈的批判。在韩国,不少人认为吃麦当劳是一种叛国行为;在日本,有众多关于它的负面传说,70年代的日本,有人传说麦当劳是用野猫肉做的。但是在中国,几乎没有这样的说法出现。这也许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或西方意识观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不说麦当劳对中国的公共信息掌控能力超过许多企业。 麦当劳经常创造一些事件以引起媒体的注意,而这些报道往往又是正面的。如靠近天安门的麦当劳每天都升国旗,而且1994年国庆,还请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来升旗。这一事件经由媒体报道,立即成为了重要的新闻。 麦当劳还积极与理论界联系,把自已的管理经验、卫生原则向社会推广。研究者往往把其成功归结为:"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经理人员提供了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顾建光,1998)有的研究者则把美国社会理性化、现代化归功于麦当劳,认为许多美国青年在离开家开始真正的工作之前都喜欢到麦当劳工作,正是这种工作经验使美国青年具备了适应现代社会任何工作的能力。(《从麦当劳看世界》转引自阎云翔,1997)这种表层化的误读正是麦当劳的决策者所需要的。 结论 麦当劳介入中国社会的过程,是中国大陆公共权力让渡的过程。历史上,中国人认为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和权利,政府对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极为看重。1976年唐山地震时,甚至拒绝国外求援组织的帮助。媒体在对慈善、社区活动等进行报道时,总会让受惠者说:"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在政府权利让渡的过程中,社会中缺少其他外源性社会资源支持,对公共空间有了更多要求的人们也只能利用像麦当劳这样较为易得的空间资源。 现在,麦当劳承担了许多以前只能由政府提供的服务,而没有让接受者表示感谢,这使很多中国人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到了尊重。这正是麦当劳一步步在中国及东亚越来越成功的真正原因。

5. 麦当劳的成功原因

麦当劳它做到全世界的餐饮龙头

麦当劳的成功原因

6. 为什么麦当劳能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从营销心理学角度并举例分析。快给我个正确答案

麦当劳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是从大众口味出发的,麦当劳宣扬的是快餐文化,而当今世界人们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而麦当劳的饮食文化正好符合如今大众的需求。其次麦当劳将他的顾客范围从小孩一直延伸到了老人,可以说是老少皆宜,更重要的是他特别注重儿童的喜好,所以他们也衍生出了许多麦当劳玩具。麦当劳从始至终一直就是走的是全球道路,他们一直连锁,这就像广告一样,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而你就会潜移默化中认可了这种东西,并接受他,开始慢慢得喜欢他。麦当劳就是如此,他们在不断地改革着麦当劳文化和食物,抓住了一个个顾客的胃。有句话说得好:要想抓住一个人的心,就要抓住一个人的胃”,麦当劳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是因为抓住了大众的胃,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大众的心,让大众离不开他。更重要的是麦当劳衍生出来了自己的文化。就行其他高端奢侈品一样,比如香奈儿,德芙等等,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文化。最后就麦当劳餐厅环境优雅,干净整洁。

7. 为什么麦当劳能在世界各地成功?从跨文化角度分析麦当劳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麦当劳它做到全世界的餐饮龙头

为什么麦当劳能在世界各地成功?从跨文化角度分析麦当劳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8.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吃西餐是一种时尚受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2、加盟店,给外国人打工,中国政府干预少;
3、有些食品确实美味可口;
4、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中餐厅在国外也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