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为什么说“资本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和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

2024-05-10

1. 《资本论》中,为什么说“资本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和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

马克思指出:”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这句话表明:资本总公式G―W―G′的矛盾是:
价值增殖和等价交换的矛盾

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会产生价值增殖。$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为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中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生产领域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资本论》中,为什么说“资本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和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

2. 《资本论》第三篇——资本形态

 平均利润是指投入不同部门的同量资本获得的等量利润。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瓜分的结果,体现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剥削整个无产阶级的关系。
     
   获得平均利润是资本的平等权利和资本的社会分工的内在要求。利润平均化只是一种趋势,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同量资本不一定都能得到等量利润。
     
   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资本,主要是工业资本、农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从而工业利润、农业利润、商业利润和银行利润在量上要等于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各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平均利润与实际生产的利润或剩余价值在量上一般不等。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能够得到等量利润,似乎利润量只同资本量有关,而与劳动量无关,这就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起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百度百科)  
     
   平均利润实现有三个前提: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充分竞争、资本自由流动;
     
   资本的竞争是充分的,但流动并不自由。
     
   其他部门的资本想要进入本部门,会遭到本部门资本联合抵制,这是由资本的竞争关系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某个行业的资本想要进入其他行业总是困难重重,其中关键因素就是不变资本的规模以及生产周期。
     
       
   生产前需要投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是劳动力提供的劳动;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必要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必要劳动价值)/必要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必要劳动价值-1;
     
   从上式可以看出,剩余价值率是由劳动力本身决定,与资本构成无关;
     
   在同一个社会,剩余价值率会趋于统一,这是由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和自由流动决定的;剩余价值率表示剥削程度,劳动者会倾向于从剩余价值率高的工作(工资低工作强度高)跳槽到剩余价值率低的工作(工资高工作强度低);
     
   劳动者都往工作轻松工资高的企业跑,会导致竞争加剧,剩余价值率提高,最终整个社会剩余价值率趋同。
     
   但资本家总是追求更高的剩余价值率,这会给劳动者带来许多不利的后果,比如全民996.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平均利润率不是财务上的利润率,此处的平均利润率表示的是资本的平均收益率;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资本;
     
   资本家投入生产经营的资本就是权益资本,通过借款筹集来的资本是债务资本,劳动力带来的资本称为劳动力资本;
   那么:
   总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权益资本+债权资本+劳动力资本
     
   此处的总资本表示的是生产需要投入的总资本,并不等于财务上的固定资产,因为现代会计准则没有将劳动力视为资产,而是作为生产成本核算。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权益资本+债权资本+劳动力资本)
   资本家资本收益率=(剩余价值-利息)/权益资本
   
                                           
     
     
     
   除了一些特殊行业(比如生产周期较长的建筑业),资本家并不需要预先准备员工的工资,员工的工资一般在销售回款后以收入支付,而且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期(比如月中或月底发放上一个月工资);
     
   于是资本家不仅不需要投入可变资本,而且因为工资支付期的错位,反而给资本带来了额外的资本,相当于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力借给了资本家,于是资本家获得了“免费”的劳动力资本。
     
   这种劳动力资本表现出来一种杠杆作用,资本家只要准备足够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就可以撬动劳动力资本,进行大规模生产;这也是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但在财务上不作为资产反而作为负债核算的原因。(这么看起来,劳动者非但不应该只是员工,还应该是企业的债权人!)
     
   我们可以把这种杠杆作用看作是劳动力杠杆;
   那么,劳动力杠杆=可变资本/不变资本;
     
   要注意的是生产资料的使用期限往往较长,比如有的机器动不动用个十年,但工资却是每个月发放的,所以计算劳动力杠杆需要统一周期;
     
   如果按照生产周期十年来计算,那么会存在相当大的误差,因为物价会发生变动,使得工资也会发生变化,十年前的工资跟现在的工资完全没有可比性;因此我们可以简化,使用一个生产期内的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在财务上,劳动力杠杆=工资总额/(原料+折旧+其他费用);(一个生产期内!)
   那么:
   企业总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生产投入资本+劳动力资本;
     
   要注意的是,可变资本与劳动力资本是有区别的,两者虽然都是工资,但含义不同;可变资本是从生产活动的角度来考察的,它是一个绝对的量;而劳动力资本是相对生产投入的资本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量,是劳动者给资本家提供的资本。
     
   当生产期较长,销售回款慢,那么即使此时工资滞后生产期,资本家仍然需要用自己的钱来支付员工的工资,此时劳动力资本为零(实际不为零,因为工资仍然是下个月发放的!);投入资本=总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当生产销售期较短,那么资本家可以用销售收入来支付工资,不需要自己多准备这部分资金;
     
   此时劳动力资本=可变资本;
   投入资本=不变资本;
   也就是说资本家只要能买的起生产资料就可以进行生产了。
     
   所以只要劳动者是先劳动,产品卖出去之后再拿工资,那么工资就成了劳动力资本!
   一前一后平均利润率没有区别;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资本
                   =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生产投入资本+劳动力资本)
     
   虽然平均利润率一致,但是资本家的资本收益率有很大区别。
     
   举个例子进行说明,假如A、B两个资本家,生产设备都是500万,使用期都是一年;雇佣员工都是10人,月工资1万,剩余价值率100%;
     
   A资本家生产周期一年,销售回款一年,那么他需要提前准备员工的工资,需要投入资本=500+10*12=620万;一年之后获得剩余价值=10*12*200%=120万,资本回报率=120/620=19%;
     
   B资本家生产周期一个月,那么投入资本只需要500万,工资可以销售回款之后用收入支付;一年之后剩余价值同样为120万,但此时的资本回报率=120/500=24%;
     
   同样的生产规模,最终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一样,但工资什么时候付,决定了资本家需要提前投入多少资本,也就导致资本收益率不同。
     
   前后两者资本收益率差别就是劳动力资本收益率,是由劳动力杠杠带来的,它与生产周期有关,生产周期越长,劳动力资本收益率越低,生产周期越短,劳动力资本收益率越高。
     
    劳动力资本虽然是劳动者投入的,但收益并不归劳动者所有。 
     
   
                                           
     
       
     
     
   不变资本不创造价值,不变资本在生产中只是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之中,且不变资本需要在生产之前投入;
     
   既然不变资本不创造价值,如果这部分资本需要资本家提供的话,那么不变资本占总资本的规模比例越高,则意味着资本收益率越低,在不考虑劳动力资本的情况下,可用公式表示:
     
   资本收益率=剩余价值/不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不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总资本/不变资本-1);
     
   剩余价值率是由劳动决定的,不变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越高,总资本/不变资本越小,资本收益率越低;
     
   对于资本家而言,抵消不变资本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很快资本家找到了这种方式。
     
   资本家通过借款的方式,从外部引入资本来抵消不变资本,也就是借钱买设备、场地等,只要利息率比资本收益率低,对于资本家而言就是有利的,借入的资本称为债务资本(租赁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债务资本);
     
   不考虑劳动力资本(工资提前付):
   此时总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资本收益率=(剩余价值-利息)/权益资本;
     
   上式公式通过变形可以得到:
    资本收益率=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利息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如果两边同时乘以税率可以得到,权益净利率=税后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学过财务管理的朋友对这个公式肯定不陌生!)
     
   从上式可以看出,利率必然小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资本回报率将小于平均利润率;利息太高,比资本家自己投入资本获得的利润还要高,资本家不会选择借款买设备。
     
   我国利率是由中央银行确定的,在利率确定的情况下,债务占比越高,资本的收益率也就越高(财务杠杆作用);
     
   但是负债率不是由资本家决定的,而是由债务资本决定的,企业负债率越高,经营风险越高,银行倾向于贷款给负债率低的企业。
     
   于是债务资本抵消了不变资本的影响,提高了资本家的资本收益率;同时债务资本出于对风险的顾虑,又限制了债务规模,限制了资本收益率。
     
     
   资本家用自有资金投入生产经营的资本就是权益资本,当我们同时考虑债务资本和劳动力资本时:
   总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权益资本+债权资本+劳动力资本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权益资本+债权资本+劳动力资本)
   资本家资本收益率=(剩余价值-利息)/权益资本
                            =利润率+(利润率-利息率)*(债务/权益)+利润率*(劳动力/权益)
     
   从上式可以看出,资本收益率取决于财务杠杆作用与劳动力杠杆作用,杠杆越高,资本回报也就越高。
     
   财务杠杆和劳动力杠杆可以节省资本家投入自有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回报率;
     
   假如生产需要100万的生产资料,使用寿命一年,员工10人,月工资1万,生产期一个月,那么生产需要的总资本=100+10*12=220万;
     
   资本家投入资本50万,借款50万,买来生产资料,雇佣员工后,生产就可以开始了;
     
    也就是说资本家用50万的资本,撬动了50万的债务资本、120万的劳动力资本,原来生产投入需要220万,现在通过杠杆作用,只需要50万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只需要支付一部分债务资本的利息即可,而不需要支付劳动力资本的利息;
     
   如果我们将支付利息的过程视为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那么债务资本的利息就是它所分配到的剩余价值;
     
   随着债务资本之间的竞争和自由流动,债务资本会从利息率低的企业流向利息率高的企业;
     
   当整个社会利息率一致的时候,资本家为了提高资本收益率,会提高利息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债务资本,以抵消不变资本,于是利息率有上升的趋势,最终利息率会同平均利润率相等,此时借不借款,对于资本家而言收益率是一样的。
     
   资本家虽然获得了劳动力资本,但并不需要多支付劳动者一部分利息,于是劳动力资本收益率归属资本家所有;
     
   劳动力资本收益率是由工资发放滞后生产期产生的,随着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和自由流动,同样的劳动报酬和劳动强度时,劳动者会从工资发放时间较晚的企业向发放时间早的企业转移;
     
   对于资本家而言,工资发放时间越滞后,对自己越有利,但发放时间滞后不能太长,否则劳动者无法正常生存;于是会形成统一的工资发放时间(比如每个月10号发上个月工资!滞后一个月!),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本收益率趋向一致。
     
   随着劳动力资本收益率和利息率统一之后,权益资本之间的竞争和自由流动,资本收益率也会趋向一致,权益资本会从资本回报率低的行业向资本回报率高的行业转移,最终形成统一的资本收益率。
     
   三种资本收益率统一时,平均利润率也就形成了;在现实生活中,平均利润率只是一种趋势,因为每种资本收益率趋向一致的过程,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但只要劳动力资本收益率不消失,也就是说只要工资不提前发放,那么资本收益率会始终高于利息率,也高于平均利润率,因为劳动力资本应分配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侵占,归属于权益资本了!(股权投资收益高于债权投资的原因!)
   
                                           
     
     
     
   从税收的原理来看,税收应当是对劳动价值总量征收,但是劳动价值总量随着生产关系以及分配关系,最终分配到社会的每个个体手中;在分配中,资本的不同形态分配的比例不同,劳动者分配的份额最少,只能维持劳动者基本生存,这部分是必要劳动价值;剩下的是剩余价值,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中重新分配。(必要劳动价值也是要交税的!)
     
   政府往往将税收作为一种调节手段,来调节剩余价值的分配,这就造成不同的资本形态税率其实是存在区别的,所以税率也会影响各个资本形态最终的平均收益率,也就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税收不是市场行为,因税率造成的影响要结合具体的税收政策进行分析!
     
     
     
   产业资本运动包括购买、生产、销售三个连续的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资本形态。
     
   从资本的职能划分,又可以将资本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金融资本、商业资本等;
     
   比较特殊的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与生产过程无关;马克思认为商业资本不参与生产过程,但是参与分配过程;
     
   商业资本家只是将商品加价卖出去,商品的最终价值全部来自生产过程,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商业资本家商品加价卖出去后,就获得了一部分的剩余价值。
     
   由于社会分工,专门可用在买卖上的商业资本,会比产业资本直接经营商品买卖时少些,从而有更多的资本用于生产剩余价值。它还有助于市场的扩大,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中介作用,使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产业,这就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
     
    本文完!喜欢的点个关注! 

3. 资本论 为什么说流通领域不会发生价格增殖

【原文】:《资本论》第一卷中对于这句话有多处论述,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货币转化资本中。
“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上面已经说明,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因此,在剩余价值的形成上,必然有某种在流通中看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流通的背后。”
“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所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罢! ”(资料来源:《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
【解析】:
1.“资本家幼虫的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蝴蝶”,也就是指他在购买商品又出卖商品(即G-W-G‘循环)这个过程终了时,他获得了超过他最初投入的价值,而这个超过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2.重点要理解的是,为什么马克思说通过这个过程得到的剩余价值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不在流通领域中:
(1)剩余价值的获取必须在流通领域中:
流通领域中两种流通形式:一种是为买而卖(即W-G-W),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简单来说,要获得商品A,就必须要卖掉拥有的商品B来换钱购买,这是等价交换;另一种是为贵卖而买(即G-W-G’),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价值。简单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钱,就必须买进商品A后再卖出商品。
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只有通过交换,才会有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因为某商品对于拥有者来说只是使用价值,而只有在交换中才能体现该商品的价值,这是因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此外,只有通过商品和货币交换,才会有剩余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因为只有货币才能将流通过程中的增殖固定下来。(关于此的解释由于能力有限,不能简短叙述,有关内容可以参考原文,也是非常易懂的)
(2)剩余价值的获取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而是在生产领域中:W-G-W变成G-W-G’的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买卖是等价的,但是劳动力的买卖却又能产生剩余价值。这其中的奥秘在于“等价”是意味着工资与劳动力的价值相等;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却能产生价值,这多出来的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程中却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假设劳动力是商品A,G-A即购买劳动力过程中,G与A是等价的;而在A-G‘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过多价值,所以实现了G’。
总而言之,剩余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流通领域,但是剩余价值并不能通过流通领域产生,而是在通过生产领域。
【理解评述】:
你的理解对了一半。买商品和卖商品都是在流通领域中,卖掉商品并不是“不在流通领域中”。你说的“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就“必须卖掉股票”是对的,但同样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你也必须买商品。
你没有的理解的是为什么“不在流通领域中”。它指的是你获得的增殖,它们并不是因为你买卖的过程才产生的,它的产生只能在生产领域中。
 
你举例的是股票这种特殊商品形式从最原始的公司股票发行来讲,假如是由于公司业绩增加,你的股票上涨,你卖掉股票获利,实质上你的赢利也是来源你投资的公司雇佣了劳动力,运用其创造了剩余价值。但是更广义的股票是在股票市场中进行买卖,这种赢利还不仅仅只是源于公司的业绩,还很大程度上存在博弈,所以增加的价值究竟算不算剩余价值,由于能力有限,我不能很好判断。
 
因为假如你用100元等价买了商人A的商品,并用某种手段将其以110的价格高价卖给B。你获得的这10元并不是剩余价值,按马克思来讲,这实质是通过欺骗手段从别人手里获得的钱而已。你获得10元,B亏损了10元,在这个过程中你和A和B之间的总财富并没有客观增加。(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是要产生剩余价值,买入商品后要直接或间接的进行生产,再买出商品以实现增殖。无论买入或者卖出的商品是不是同一种,但是两者在价值量上必然不相等。但是如果个人要获得利益,通过投机或者欺骗的行为也可以得到。)
 
剩余价值理论只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一种解释,西方经济学也有关于其的解释。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被资本家占有的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他批判西方经济学家将价值的来源归于流通的说法。

资本论 为什么说流通领域不会发生价格增殖

4. 《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该文章是《资本论》的重要知识摘录,注意: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货币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这个最后产物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
   资本在历史上起初到处是以货币形式,作为货币财产,作为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与地产相对立。现在每一个新资本最初仍然是作为货币出现在舞台上,也就是出现在市场上——商品市场、劳动市场或货币市场上,经过一定的过程,这个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只是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
   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再转化为商品,为买而卖。但除这一形式外,我们还看到具有不同特点的另一形式G—W—G,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在运动中通过后一种流通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而且按它的使命来说,已经是资本。
   G—W—G这个流通,它也经过两个对立阶段。在第一阶段G—W(买)上,货币转化为商品。在第二阶段W—G(卖)上,商品再转化为货币。这两个阶段的统一是一个总运动:货币和商品交换,同一商品再和货币交换,即为卖商品而买商品;如果不管买和卖的形式上的区别,那就是用货币购买商品,又用商品购买货币[2]。整个过程的结果,是货币和货币交换,G—G。假如我用100镑买进2000磅棉花,然后又把这2000磅棉花按110镑卖出,结果我就是用100镑交换110镑,用货币交换货币。
   G—W—G和W—G—W这两种循环的形式上的共同点。
   但是,W—G—W和G—W—G这两个循环从一开始就不同,是由于同样两个对立的流通阶段具有相反的次序。
   作为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的,在前一场合是商品,在后一场合是货币。在整个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在前一形式是货币,在后一形式是商品。
   在W—G—W这个流通中,货币最后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于是,货币就最终花掉了。而在G—W—G这个相反的形式中,买者支出货币,却是为了作为卖者收入货币。他购买商品,把货币投入流通,是为了通过出卖这同一商品,从流通中再取回货币。他拿出货币时,就蓄意要重新得到它。因此,货币只是被预付出去。
   在W—G—W形式中,同一块货币两次变换位置。卖者从买者那里得到货币,又把它付给另一个卖者。整个过程以交出商品收入货币开始,以交出货币得到商品告终。在G—W—G形式中,情形则相反。在这里,两次变换位置的而是同一件商品。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同一块货币的两次变换位置,使货币从一个人手里最终转到另一个人手里;而在G—W—G形式中,同一件商品的两次变换位置,则使货币又流回到它最初的起点。
   货币流回到它的起点同商品是否贱买贵卖没有关系。后者只影响流回的货币额的大小。只要买进的商品再被卖掉,就是说,只要G—W—G的循环全部完成,就发生货币流回的现象。
   在W—G—W这个流通中,货币的支出和货币的流回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货币又流回起点,那只是由于整个过程的更新或重复。相反,在G—W—G中,货币的流回是由货币支出的性质本身决定的。没有这种流回,活动就失败了,或者过程就中断而没有完成,因为它的第二阶段,即作为买的补充的卖没有实现。
   在W—G—W循环中,始极是一种商品,终极是另一种商品,后者退出流通,转入消费。因此,这一循环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总之,是使用价值。相反,G—W—G循环是从货币一极出发,最后又返回同一极。因此,这一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
   简单商品流通和G-W-G
   但W-G-W两极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如谷物和衣服。在W-G-W中产品交换,体现着社会劳动的不同物质的交换,是运动的内容。但G—W—G这个流通则不同。乍一看来,它似乎是无内容的,因为货币是商品的转化形式,从而不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是同义反复。在G—W—G中,商品的一切特殊使用价值都已消失。一个货币额和另一个货币额只能有量的区别。因此,G—W—G过程之所以有内容,不是因为两极有质的区别(二者都是货币),而只是因为它们有量的不同。因此,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 G'=G+△G ,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可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诚然,在W—G—W中,两极W和W,也可能是大小不等的价值量。但是这种价值上的差异,对这种流通形式本身来说完全是偶然的。即使这种流通形式的两极(如谷物和衣服)是等价的,它也丝毫不会象G—W—G过程一样丧失自己的意义。
   为买而卖的过程的重复或更新,以达到这一过程以外的最终目的,即消费或满足一定的需要为限。相反,在为卖而买(G—W—G)的过程中,开端和终结是一样的,都是货币,都是交换价值,单是由于这一点,这种运动就已经是没有止境的了。诚然,G变成了G+△G,100镑变成了100镑+10镑。但是单从质的方面来看,110镑和100镑一样,都是货币。而从量的方面来看,110镑和100镑一样,都是有限的价值额。如果把这110镑当作货币用掉,那它就不再起作用了。它不再成为资本。如果把它从流通中取出来,那它就凝固为贮藏货币,即使藏到世界末日,也不会增加分毫。因此,如果问题是要使价值增殖,那末110镑和100镑一样,也需要增殖,因为二者都是交换价值的有限的表现,从而具有相同的使命:通过量的增大以接近绝对的富。不错,原预付价值100镑和它在流通中所增殖的剩余价值10镑在一瞬间是有区别的,但这个区别马上又消失了。过程终了时,不是100镑原价值在一边,10镑剩余价值在另一边。得到的结果是一个110镑的价值。这个价值和原先的100镑一样,也完全适宜于开始价值增殖过程。货币在运动终结时又成为运动的开端。因此,每一次为卖而买所完成的循环的终结,自然成为新循环的开始。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殖。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
   作为这一运动(G—W—G)的有意识的承担者,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他的钱袋,是货币的出发点和复归点。这种流通的客观内容 —— 价值增殖 —— 是他的主观目的;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因此,绝不能把使用价值看作资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这种绝对的致富欲,这种价值追逐狂,是资本家和货币贮藏者所共有的,不过货币贮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资本家是理智的货币贮藏者。货币贮藏者竭力把货币从流通中拯救出来,以谋求价值的无休止的增殖,而精明的资本家不断地把货币重新投入流通,却达到了这一目的。
   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形式,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运动一结束就消失。相反,在G—W—G流通中,商品和货币这二者仅仅是价值本身的不同存在方式:货币是它的一般存在方式,商品是它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价值不断地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从而变成一个自动的主体。
   如果把增殖中的价值在其生活的循环中交替采取的各种特殊表现形式固定下来,就得出这样的说明:资本是货币,资本是商品。但是实际上,价值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过程的主体,而不是买者或卖者,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地交替采取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殖着。既然它生出剩余价值的运动是它自身的运动,它的增殖也就是自行增殖。它所以获得创造价值的奇能,是因为它是价值。
   价值时而采取时而抛弃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同时又在这种变换中一直保存自己和扩大自己;价值作为这一过程的扩张着的主体,首先需要一个独立的形式,把自身的同一性确定下来。它只有在货币上才具有这种形式。因此,货币是每个价值增殖过程的起点和终点。但货币本身在这里只是价值的一种形式,因为价值有两种形式。货币不采取商品形式,就不能成为资本。因此,货币在这里不象在货币贮藏的情况下那样,与商品势不两立。
   在简单流通中,商品的价值在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对立中,至多取得了独立的货币形式,而在这里,商品的价值突然表现为一个处在过程中的、自行运动的实体,商品和货币只是这一实体的两种形式。不仅如此。现在,它不是表示商品关系,而可以说同它自身发生私自关系。它作为原价值同作为剩余价值的自身区别开来,但二者的区别又马上消失,合为一体。
   因此,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货币,从而也就成了资本。它离开流通,又进入流通,在流通中保存自己,扩大自己,扩大以后又从流通中返回来,并且不断重新开始同样的循环。G—G',生出货币的货币,—— 资本的最初解释者重商主义者就是这样来描绘资本的。
   为卖而买,或者说得完整些,为了贵卖而买,即G—W—G',似乎只是一种资本即商人资本所特有的形式。
   因此,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
   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它和简单商品流通不同的地方,在于同样两个对立过程(卖和买)的次序相反。但这种纯粹形式上的区别,是用什么使这一过程的性质改变的呢?
   在互相进行交易的三个同行中间,只是对其中一个人来说,次序才是颠倒过来了。作为资本家,我从A手里购买商品,再把商品卖给B;作为简单的商品所有者,我把商品卖给B,然后从A手里购买商品。对A和B这两个同行来说,这个区别是不存在的。
   拿表现为单纯的商品交换的流通过程来说。在两个商品所有者彼此购买对方的商品,并到支付日结算债务差额时,流通过程总是表现为单纯的商品交换。在这里,货币充当计算货币,它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商品价格,但不是用它的物体同商品本身相对立。就使用价值来看,交换双方显然都能得到好处。双方都是让渡对自己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得到自己需要使用的商品。但好处可能不止是这一点。卖葡萄酒买谷物的A,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种植谷物的B酿出更多的葡萄酒,而种植谷物的B,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酿酒的A生产出更多的谷物。可见,与两人不进行交换而各自都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葡萄酒和谷物相比,用同样的交换价值,A能得到更多的谷物,B能得到更多的葡萄酒。因此,就使用价值来看,可以说,“交换是双方都得到好处的交易”。就交换价值来看,情况就不同了。
   如果抽象地来考察,把不是从简单商品流通的内在规律中产生的情况撇开,那末,在这种流通中发生的,除了一种使用价值被另一种使用价值代替以外,只是商品的形态变化,即商品的单纯形式变换。同一价值,即同量的物化社会劳动,在同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起初表现为他的商品的形式,然后是该商品转化成的货币的形式,最后是由这一货币再转化成的商品的形式。这种形式变换并不包含价值量的改变。商品价值本身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只限于它的货币形式的变化。因此,就使用价值来看,交换双方都能得到利益,但在交换价值上,双方都不能得到利益。商品交换就其纯粹形态来说是等价物的交换,因此,不是增大价值的手段。
   因此,那些试图把商品流通说成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的人,大多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混淆了。人们购买商品不是付两次钱:“一次是为了它的使用价值,一次是为了它的价值”。如果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买者比对卖者更有用,那末商品的货币形式对卖者比对买者就更有用。不然他何必出卖商品呢?因此,我们同样也可以说,例如,买者把商人的袜子变成货币,严格说来,就是完成一种“生产活动”(对卖者而言,卖之前的使用价值不高,而卖之后的货币价值增值,卖引起价值的增值,这是错误的认知)。
   商品除使用价值(自然形式)上的这种物质区别以外,商品之间就只有一种区别,即商品的自然形式和它的转化形式之间的区别,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区别。因此,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卖者即商品所有者和买者即货币所有者之间的区别。
   假定卖者享有某种无法说明的特权,可以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把价值100的商品卖110,即在名义上加价10%。这样,卖者就得到剩余价值10。但是,他当了卖者以后,又成为买者。现在第三个商品所有者作为卖者和他相遇,并且也享有把商品贵卖10%的特权。我们那位商品所有者作为卖者赚得了10,但是作为买者要失去10。实际上,整个事情的结果是,全体商品所有者都高于商品价值10%互相出卖商品,这与他们把商品按其价值出售完全一样。商品的这种名义上的普遍加价,其结果就象例如用银代替金来计量商品价值一样。商品的货币名称即价格上涨了,但商品间的价值比例仍然不变。反过来,假定买者享有某种特权,可以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在这里,不用说,买者还要成为卖者。他在成为买者以前,就曾经是卖者。他在作为买者赚得10%以前,就已经作为卖者失去了10%。结果一切照旧,商品间的价值比例仍然不变。
   因此,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商品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G—W—G'的形式,为贵卖而买,在真正的商业资本中表现得最纯粹。另一方面,它的整个运动是在流通领域内进行的。但是不能从流通本身来说明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及说明剩余价值的形成。只要是等价物相交换,商业资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因而,商业资本只能这样来解释:寄生在购买的商品生产者和售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人对他们双方进行欺骗。富兰克林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战争是掠夺,商业是欺骗。”如果不是单纯用对商品生产者的欺骗来说明商业资本的增殖,那就必须举出一长串的中间环节,但是在这里,商品流通及其简单要素是我们唯一的前提,因此这些环节还完全不存在。
   关于商业资本所说的一切,更加适用于高利贷资本。在商业资本中,两极,即投入市场的货币和从市场取出的增大的货币,至少还以买和卖,以流通运动为媒介。在高利贷资本中,G—W—G'形式简化成没有媒介的两极G—G',即交换成更多货币的货币。这种形式是和货币的性质相矛盾的,因而从商品交换的角度是无法解释的。
   上面已经说明,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因此,在剩余价值的形成上,必然有某种在流通中看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流通的背后。[36]但是,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以外的什么地方产生呢?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就商品的价值来说,这种关系只是:他的商品包含着他自己的、按一定社会规律计量的劳动量。这个劳动量表现为他的商品的价值量,而价值量是表现在计算货币上的,因此劳动量就表现为一个价格,例如10镑。他能够通过新的劳动给原有价值添加新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增大。但原有商品的价值不会增大,如皮靴的价值大于皮子的价值,但是皮子的价值仍然和从前一样。它没有增殖,没有在制作皮靴时添加剩余价值。可见,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以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
   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要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变化,不可能发生在这个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它所购买或所支付的商品的价格,而它如果停滞在自己原来的形式上,它就凝固为价值量不变的化石了。同样,在流通的第二个行为(W-G)即商品的再度出卖上,也不可能发生这种变化,因为这一行为只是使商品从自然形式再转化为货币形式。因此,这种变化必定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但不是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商品是按它的价值支付的。因此,这种变化只能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即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上产生。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的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货币所有者要在市场上找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必须存在各种条件。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己的性质所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在这种前提下,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所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作商品出售,才能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分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这种关系要保持下去,劳动力所有者就必须始终把劳动力只出卖一定时间,因为他要是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就从自由人变成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货币所有者要在市场上找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
   一个人要出卖与他的劳动力不同的商品,他自然必须占有生产资料,如原料、劳动工具等等。如果产品是作为商品生产的,在它生产出来以后就必须卖掉,而且只有在卖掉以后,它才能满足生产者的需要。除生产时间外,还要加上出售所需要的时间。
   可见,货币所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产品成为商品,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要成为商品,产品就不应作为生产者自己直接的生存资料来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全部产品或至少大部分产品会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要表现为商品,需要社会内部的分工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开始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已经完成。但是,这样的发展阶段是历史上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
   货币是以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高度为前提的。货币的各种特殊形式,即单纯的商品等价物,或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贮藏货币和世界货币,按其中这种或那种职能的不同作用范围和相对占优势的情况,表示社会生产过程的极不相同的阶段。但是根据经验,不很发达的商品流通就足以促使所有这些形式的形成。资本则不然。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条件就包含着一部世界史。因此,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劳动力也具有价值。这个价值是怎样决定的呢?  
   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就劳动力代表价值来说,它本身只代表在它身上物化的一定量的社会平均劳动。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假设个体已经存在,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体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活的个体要维持自己,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是,劳动力只有表现出来才能实现,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发挥出来。而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这些消耗必须重新得到补偿。支出增多,收入也得增多。劳动力所有者今天进行了劳动,他应当明天也能够在同样的精力和健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因此,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自然需要也就不同。另一方面,所谓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决于自由工人阶级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从而它有哪些习惯和生活要求。因此,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但是,在一定的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是一定的。
   劳动力所有者是会死的。因此,要使他不断出现在市场上(这是货币不断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的卖者就必须“象任何活的个体一样,依靠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因损耗和死亡而退出市场的劳动力,至少要不断由同样数目的新劳动力来补充。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特殊商品所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
   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
   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它也随着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量的改变而改变。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他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假如劳动力的价格降到这个最低限度,那就降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因为这样一来,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和发挥。但是,每种商品的价值都是由提供标准质量的该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特性,使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买者和卖者缔结契约时还没有在实际上转到买者手中。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它的价值在它进入流通以前就已确定,因为在劳动力的生产上已经耗费了一定量的社会劳动,但它的使用价值只是在以后的力的表现中才实现。因此,力的让渡和力的实际表现即力作为使用价值的存在,在时间上是互相分开的。但是,对于这类先通过出售而在形式上让渡使用价值、后在实际上向买者转让使用价值的商品来说,买者的货币通常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一切国家里,给劳动力支付报酬,是在它按购买契约所规定的时间发挥作用以后,例如在每周的周末。因此,到处都是工人把劳动力的使用价值预付给资本家;工人在得到买者支付他的劳动力价格以前,就让买者消费他的劳动力,因此,到处都是工人给资本家以信贷。
   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使用价值,在劳动力的实际使用即消费过程中才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所必需的一切物品,如原料等等,是由货币所有者在商品市场上买来并且按十足的价格支付的。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

5. 详细介绍下《资本论》第一卷·

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
 
 ”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
 
 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
 
 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 
 
 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制度中,雇佣劳动只能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资本给劳动者支付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
 
 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m),这个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
 
 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具体内容为:(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原来单纯的货币所有者就转化为资本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这不仅为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和“劳动”相交换而产生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只是转移而不创造价值,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v)才创造出新的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才是剩余价值加(m)的真正源泉。
 
 判断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m′=m/v)。
 
 而剩余价值量取决于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
 
 在预付可变资本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种方法是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3)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为条件,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反向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个别资本家为了这种目的而竞争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剩余价值的产生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产物。
 
 (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即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
 
 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工资国民差异的比较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厂商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趋势,表现为市场供给的扩张;另一方面,工资的市场定位,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
 
 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
 
 
 
 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基础上,在第七篇又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在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数额。
 
 (3)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是:“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
 
 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
 
 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
 
 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
 
 (4)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同时,“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与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
 
 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 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
 
 《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
 
 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详细介绍下《资本论》第一卷·

6. 《资本论》——商品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②
  
 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建构,还是一个自然产生的事物?
  
 经济学很爱谈鲁滨孙的寓言,鲁滨孙虽然一个人在孤岛上,但仍然做了很多生产所必要的工作。不同的有用劳动,各种生产物生产一定量平均所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借此想说明,资本主义源出自然。
  
 但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诸种范畴,对于历史上某种社会生产方法(如商品生产)所特有的生产关系来说,这些范畴是有社会效力的,并且是客观的思维形式(具有社会阶段性,客观的)。
  
 由鲁滨孙的孤岛转到欧洲的黑暗的中世纪。那里没有独立的人,每个人都是相互依赖的——农奴与领主,家臣与封建诸侯。他们的关系很明了,农奴的劳动就是为侍奉领主而支出的,人与人在劳动上的社会关系,总归是表现在他们的人的关系上,不会假装成物与物的社会关系。
  
 对于自耕农家庭来说,家庭劳动的种种不同的生产物,不是以商品的资格互相对待的,而是根据需要进行分工。总得来说,社会关系是透明的,你能看到谁正在做什么,并且他们为谁而做。
  
 这就使我们看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偶然性,而不是普遍的,自然的特性。换种生产方式,商品世界的神秘性就立刻消失了。
  
 想象一个自由人的团体,在这个团体内,一切生产手段皆属共有,个人使用共有的生产手段。个人的劳动力,当做社会的劳动力来支出(共产?),团体的总生产物是社会的生产物。这样无论在生产方面,抑或在分配方面,人类对于他们的劳动和劳动生产物的社会关系都是极单纯的(形成简单明了的人与人的关系)。
  
 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                  为什么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生成物的价值量?                      价值唯一有效的来源是劳动投入。     它们是属于生产过程支配人,而人还没有支配生产过程的那种社会形态。
  
 交换价值只是一定的社会方式,像汇率一样并不包含自然材料。例如,错误地相信“地租是由土地生出,而不是由社会生出”。

7. 《资本论》——商品

在商品中表现的劳动的二重性②
  
  
 接着,表现为价值时劳动所有的特征。
  
 生产活动的本质,不外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制作上衣的劳动和纺织劳动,虽然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劳动,但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筋肉,神经,手等的支出,都是人类劳动。二者仅为人类劳动力的两种不同的支出形态。
  
 商品价值所表示的,是单纯的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一般的支出(是抽象劳动)。单纯的平均劳动,国与国不同,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但在一定的社会内,它却是一定的。复杂劳动只被看作是强化的或倍加的单纯劳动。所以,小量的复杂劳动,会与大量的单纯劳动相等。(这个地方,是为了统一、简化平均劳动,但没有说清楚复杂劳动依据什么方式方法,能够和单纯劳动进行换算?就好像有些工作可以量化,有些工作如带有服务性质或是领导类工作,又该如何量化,与可量化的工作该如何换算?)
  
 当我们在考察不同商品的价值时,它们的使用价值的差异就被抽象了。同样,考察此价值代表的劳动时,不同商品的有用劳动的形态差异(如制作上衣劳动和纺织劳动形态不同)也被抽象了。此时,商品内含的劳动,为纯粹的单纯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表示的是纯粹的、单纯的人类劳动的量是多少,劳动时间是多长。
  
 2件上衣,比1件多。2件上衣可以供二人穿,1件上衣只能供一个人穿。使用价值的量的增加,即是物质财富的增加。
  
 但物质财富的量增加时,价值量可以同时减少。如新的生产力发生变化,原本制作1件上衣的时间,现在可以制作2件,那么,单件上衣的价值量就减半了;又如果,现在制作2件上衣的时间,还没有原来制作1件上衣的时间长,那么这两件上衣的价值量就是减少的。
  
 但生产力无论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提供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因为生产力的增大,原本制作1件上衣的时间,现在可以用来做3件5件甚至10件,使用价值的量增加了,但价值量是一样的。
  
 一切劳动,就生理学的意味说,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但被当作同一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便会形成商品价值。
  
 一切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支出)。但它当做具体的有用的劳动,便生产使用价值。

《资本论》——商品

8. 《资本论》——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①
  
 资本主义生产方法,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集”,以单个的商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
  
 一个商品,必须得是可以满足人类的某种欲望(包括生理与心理上的欲望)。
  
 能满足人类的欲望,就是说,对人类有着某种效用,对人是有用的。物的这种有用性,被定义为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仅由使用或消费而实现。但人们想使用或消费符合自己心意的特定商品,就不能不提到交换。在我们所考察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之物质的担当者。
  
 交换价值,最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他种使用价值相交换之量的关系或比例。比如一个芒果换俩苹果,或者换3包抽纸。他们之间能够互相交换,说明其背后必定有一个第三方,一种共通物,使得他们互相等价。
  
 各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多种多样,是不同的;但当商品去互相交换,从他们的交换价值来说,商品之间看得是量,有区别得是量,完全没有使用价值存在的空间。
  
 忽略掉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后,在这里抽象出了一个概念,商品都是劳动生产物,背后凝结了抽象的人类劳动。比如房子,你将房子的使用价值抽象化,消掉房子遮风挡雨的属性,消掉曾经建筑工人劳动的具体形态,将之想象还原成,这背后是一种同一的人类劳动,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些劳动产品共有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