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失联借款人有用吗?

2024-05-13

1. 起诉失联借款人有用吗?

起诉失联借款人有用
当事人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承担相应的给付责任。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 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起诉失联借款人有用吗?

2. 借款人失联是报警还是起诉

借款人失联能报警,但是欠债属于民事纠纷,不在公安处理范围内。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法院可公告送达法律文书、缺席判决。一般情况下,被执行人及家属必须居住的房屋,法院可以查封,但不会拍卖。如果是连带责任担保人,可将其列为被告,要求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拓展资料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与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的区别金融机构借款合同是指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一方,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借款人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性合同,即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也就是贷款人将借款交付借款人成立。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与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有偿性。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意在获取相应的营业利润,因此,借款人在获得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的同时,不仅负担按期返还本金的义务,还要按照约定向贷款人支付利息。利息支付义务系借款人使用金融机构贷款的对价,所以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为有偿合同。在这一点上,该合同与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有所不同:后者为无偿合同,当事人对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没有利息(《民法典》第680条第2款)。2、要式性。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双方就该合同关系的存在产生争议的,推定合同关系不成立。如果一方当事人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则合同成立。在这一点上,该合同也与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不同、对于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不采用书面形式(《民法典》第668条第1款后段)。3、诺成性。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时,,合同关系即可成立,依法成立的,自成立时起生效。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双方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时,不以贷款人贷款的交付作为要件,所以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为诺成性合同。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则有所不同,该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民法典》第679条)。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与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3. 借款人失联是报警还是起诉

法律分析:借款人失联能报警,但是欠债属于民事纠纷,不在公安处理范围内。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法院可公告送达法律文书、缺席判决。一般情况下,被执行人及家属必须居住的房屋,法院可以查封,但不会拍卖。如果是连带责任担保人,可将其列为被告,要求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借款人失联是报警还是起诉

4. 借款人失联是报警还是起诉

法律分析:借款人失联建议起诉。起诉时要准备起诉状,还需要准备证明债权债务存在的相关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 借款人失联了法院怎么调查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十五条:明确的将“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解释为两种:
(一)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诉讼实体内容)
(二)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还有申请再审、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公示催告程序、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等。因为不依职权调查收集,民事诉讼程序无法推进。(诉讼程序内容)
对于不属于上述情形的,人民法院一般不得依职权而只能依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也就是第十六条规定的除十五条规定的外,人民法院调查取证依当事人申请为之。
法院依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条件:
1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必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如有关证据控制在第三人手中而其拒不提供。
申请调查取证的形式要件
1提交书面申请2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有调查收集的证据的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
申请的时间期限及救济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不予准许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一次。人民法院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
调查收集证据的方式
证据应具有合法性,一是形式合法,不同种类的证据还应具备相应的特殊形式,例如,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书面证人证言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名,并有相应的格式。又如《民法典》17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可见,代书遗嘱除了必须如实反映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外,两个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到场见证并在遗嘱上签名是必不可少,缺少该形式要件,代书遗嘱就不具备证据资格。二是指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在诉讼中,有些证据尽管对证实待证事实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由于可能使法律保护的更大的利益遭受到损害或者破坏诉讼程序的公正进行,被排除在证据体系之外,如以威胁、恐吓、盗窃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若干规定》的
第二十、
二十一、二十二条对书证、物证、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调查作了规定。
视听资料只有符合下列条件时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1)录制和获得程序合法,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2)内容真实、可靠
(3)其他证据佐证。存在疑点而又无其他证据佐证的视听资料不得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借款人失联了法院怎么调查证据

6. 借款人失联了 手上有一张借条可以起诉吗

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就可以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7. 如果借款人失踪还能起诉吗

可以
向法院起诉追讨债款
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提起诉讼,追讨债款。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于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在立案后一般采用公告送达的形式传唤债务人应诉。
公告期届满,债务人不应诉时,法院即对借贷人关系明确的案件经审理后作缺席判决。缺席判决后,尽管债务人下落不明,但经债权人申请,法院可以采取拍卖债务人房屋或财产的办法为债权人清偿债务。
若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支付令。债权人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若债务人不提出异议,又不偿还债务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一、债务人死亡怎么追回欠款
1、向死者的配偶追偿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夫妻之间另有规定是个人财产的除外。
2、遗产中偿还
死者生前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从死者遗产中偿还。继承人在继承死者遗产的同时,也负有清偿债务的义务。除非继承人放弃继承权,那么死者生前的债务应由其他继承人负责偿还。因此,债权人可以要求死者的继承人及家庭成员在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清偿死者债务。

如果借款人失踪还能起诉吗

8. 借款人失踪起诉有用吗?

借款人失踪起诉当然有用,因为起诉是有时效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超过三年后债权将不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而且起诉并取得生效法律文书后,如果对方不主动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一来即使欠债人目前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也不会影响以后当其有财产的情况下恢复强制执行;二来既然法院无法执行到财产,也可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目前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将无法购买飞机票及高铁票;以后还可能增加其它的限制条件。所以建议起诉。
一、法院起诉程序
起诉方式有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起诉状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书面依据,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这部分内容反映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使原、被告特定化。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这部分是起诉状的主要内容。原告要在起诉状中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提出这种请求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包括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发生纠纷的事实、提出诉讼请求的理由等。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实是否存在,需要证据证明。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