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读后感

2024-05-09

1. 《灰犀牛》读后感

这周学习的是《灰犀牛》一书,灰犀牛事件是指未来可预测的大概率事件,它与黑天鹅是有区别的,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该怎么应对,书中提了六个解决方法是:第一,承认危机。
  
 第二,扭转思维,使人性和利益趋于一致。
  
 第三,尝试归纳,提升危机预防能力。
  
 第四,提高恐慌指数。
  
 第五,致力于活在未来,树立远期作战理念。
  
 第六,着眼于未来,拒绝修理选择更换。
  
 之前学习过的《黑天鹅》告诉我们:人们总习惯于拿着问题找解决方案,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下拿着解决方案找问题。那些我们并没有想到去解决,可以解决,甚至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的问题,有时候比你当时想解决的更为重要。
  
 现在,拿着《灰犀牛》的解决方案,我在自己身上找到了问题。我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上班总爱踩点,因为单位和家离得近,下楼过马路到单位都不要五分钟,有时候甚至会差三四分钟出门,然后下楼就赶紧跑,家人老提醒我这样不行,现在车多,跑着过马路危险。可能是运气好,一直都很平稳,也没迟到过,因此自己也就不在意,依然故我。这件事的关键就在于我倾向于不会发生,就是对事件的低估。对风险的厌恶是一种直觉,这种直觉有时候强大到会盖过理性,这样的感性就会直接导致非理性。而要解决它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给自己设置红线,每天提早十分钟出门。
  
 自己还有一件不容忽视的事就是拖延,每次事情总要拖到不得不解决才开始做。加入了写作实验室,每周一篇的读后感总是得挨到周日下午写,在《稀缺》中的一个知识点我记得很牢,就是当时间快到的时候,如果这个事情很重要,那么这段时间的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体现在效率上就是效率会特别高。尽管完成的时间很快,挨到最后也完成了,但结果就是每次完成质量都不高。拖延和等待换来的就是写作水平很难快速提高。写作水平不能提升,那么加入蚂蚁私塾的意义就少了一个呀。
  
 要改变这种状况,防止灰犀牛的攻击,就得扭转思维,让思维驱动自己做有利可图的事,变被动为主动,把写作能力的提高发展成自己的长板,当成是自我提升的一个机遇,着眼于未来,做好当前的每一件相关的事,让灰犀牛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灰犀牛事件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希望在私塾的学习像自己预设的那样,让眼前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少,致力于做那种越活越轻松的人。

《灰犀牛》读后感

2. 每天阅读:《灰犀牛》

如果不接触这本书,我不知道“灰犀牛”代表什么意思。
  
  
 “灰犀牛”代表这样一种事件现象,我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是常见的,大概率的,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也是可以预见并预防的。容易被我们疏忽,侥幸,拖延,从潜在危机,最终变成让你措手不及,痛定思痛的直接破坏和恶果。像书里举的例子,2005年美国史上破坏最大的卡特里娜飓风;2007年明尼苏达州大桥坍塌;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等等,这些都是有征兆,预见到的,有的能预防的,但人们没有料到破坏力和影响力这么巨大。
  
  
 跟“灰犀牛”相对应的是《黑天鹅》,这本由美国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写的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一书,就用“黑天鹅”比喻极为罕见的,具有意外性,难以预测的小概率事件,并产生重大影响,人类在事后找理由。比如,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998年俄罗斯金融风暴;2001年美国的9.11;2011年日本地震等等大事件。
  
  
 “黑天鹅”事件,因为太小概率发生,极为罕见,所以它的预见性和预防性,我们都不好把控。
  
  
 那么“灰犀牛”事件,因为较为常见的潜在危机,就需要我们做好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要承认危机存在我们周围的环境或是生活中。联想到个人平安的话,就是平时不要做冒险的行为,比如闯个红灯。有时过绿灯都不能百分百保证不冲过来个马路杀手呢,何况,你还闯个红灯,这对自己太不负责任的行为。再比如,走路离高楼保持距离,说不来,有人花盆失手,掉下来等等,这些事情,对于国家发生“灰犀牛”事件来说,都不算事,但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是关乎个人生命安全的大事。所以,我们不能侥幸生活中“灰犀牛”事件的发生。
  
  
 对于我们生活中潜在的“灰犀牛”,一定是预防为主,防患未然,把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但人们的爱拖延容易坏事,就像书中作者举例自己的牙齿手术。本来平时做好刷牙,再做好用牙线棒剔除牙缝的残余,牙齿不会有大问题。就是我们光刷牙,懒得用牙线棒剔牙,长久下来,牙龈问题由小及大开始发作了。本来修补能解决的事,最后拖延到拔牙,植牙的大手术,真是花大钱,糟大罪。
  
  
 生活中,工作上,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小问题,不及时解决,拖延,侥幸,忽视,长久以往,就可能演变成,由远及近,冲到眼前,让你措手不及,僵立不动,危机四伏的“灰犀牛”事件。所以,我们要有危机意识,保持头脑清醒,能预见能预防能及时解决最好。
  
  
 作者米歇尔·渥克(美),2007年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

3. 《灰犀牛》读后感150字

《灰犀牛》读后感
    
      2018年上半年,我主要读了一本书,就是美国米歇尔、渥克写的《灰犀牛》一书。可以说,在一系列社会科学图书中,我在图书大厦转了近两个小时,只选中了这本书。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近25万字的书稿,可以说耗时之多,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是不多见的。读后可以说感慨万分,收获颇大。
       对于这样一部流畅的、通俗的社科图书,可以说主要是启示和启发,即什么是大概率危机?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金融危机、地震、台风,大的自然灾害等,无疑都是大概率危机。但是如何应对?如何避免这种危机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本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灰犀牛》读后感150字

4. 我们该拿这该死的“灰犀牛”怎么办?

7月17日,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个工作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

这头与“黑天鹅”并列的“灰犀牛”,到底是怎样一种金融风险呢?如果说“黑天鹅”是小概率的突发灾难,那么“灰犀牛”就是大概率的潜在危机。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米歇尔·渥克(Michele Wucker)于2013年1月在达沃斯全球论坛上提出的。在这位学者看来,“灰犀牛”的危害比“黑天鹅”更大。“黑天鹅”事件发生很突然,让人有紧迫感,大家会很快采取应对行动。与之相反,由于“灰犀牛”风险或可预见、或很明显,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尽在掌握中,从而不在意,最终酿成苦果。
灰犀牛生活于非洲草原,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人们长年看得见成群的犀牛在远处吃草,但从不担心其靠近并造成伤害:“那么笨重的家伙,等它过来我早就躲开了”。然而,灰犀牛群受惊狂奔起来,却是造成许多致命伤害的“杀手”。一旦成群的灰犀牛向你狂奔而来,它们憨直的路线、爆发性的攻击力,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踩倒在地。渥克用这一比喻说明,危险并不都来源于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意外(“黑天鹅”),反而有时是来自于熟视无睹、或自信能够躲开的、但发生时却谁也无法扭转的大局趋势。

用渥克的话说:“当你正面临数头两吨重的猛兽,愤怒地喷着气,直直地盯着你,随时准备向你扑来,将你撞翻在地的时候,为什么要去害怕一只奇怪的鸟儿呢?”这有点像中国人说的“积重难返”或“尾大不掉”,也有点像晋景公的“病入膏肓”,或扁鹊见蔡桓公时说的“在骨髓,司命之所属”(病到深处,无从医救)。无数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其实早有迹象呈现,但人们总是一再忽视。直到危机无药可救,像火山般爆发出来。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融危机吞噬掉希望,毁掉原本可以安宁度日的生活。

换句话说,那些如“黑天鹅”般从天而降的金融危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早有预兆的“灰犀牛”,是许多系统性风险累积的结果。比如2001年的阿根廷债务危机、2008年的希腊债务危机,以及此后的美国次贷危机。这些危机爆发之前,其实早有大量财经媒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美国联邦调查局,针对各类危险信号提出过警告。然而人们并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更令人遗憾的是,在危机发生之后,人们还总将这些人为因素积累的结果,怪罪于不可知晓的偶然,称其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黑天鹅”,从而回避关于金融监管部门失职和风险防范机制缺位的质疑。

5. 灰犀牛也有正面的

读完《黑天鹅》和《灰犀牛》,觉得有必要区分下两者。
  
 黑天鹅与灰犀牛的区别在于是否可预测以及发生概率,黑天鹅几乎是不可预测的,发生概率极小,灰犀牛是可预见的却往往容易视而不见。
  
 黑天鹅有正面和负面之分,对于正面的黑天鹅我们可以加以利用。
  
 正面的黑天鹅事件有如彩票中奖、屌丝逆袭、意外发现、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等等,但是由于这些东西都是难以预测的,因此要想捕捉正面的黑天鹅我们前面学过的方法是杠铃策略,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哪怕黑天鹅的正面效应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要留一扇门给它,不要把它完完全全拒绝掉。比如,你有一份正职,觉得自己大概率不会靠自媒体风口实现屌丝逆袭,也不打算花精力去经营,但是马爸爸说万一实现了呢,于是你还是去注册了一个或者开通了一个公众号,少量地参与到自媒体中去,说不定有一天会意外的发现金矿,这就是杠铃策略。再举一个例子,听说现在币圈很火,炒到十几万一个Bitcoin,你觉得不可思议不能理解,你知道这个新事物怪胎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是想到了马爸爸的话,还是斥了巨资100RMB找办法买下了0.00088496个比特币试水,这也是杠铃策略。
  
 在沃克的书里,灰犀牛主要是指发生概率不小的危机事件,描述的是负面的东西,不过既然黑天鹅有负面与正面之分,我想,灰犀牛也必定如此。负面的灰犀牛是指,有些事,做了有坏处,但单次行为产生的损害没有达到人们忍受的阈值,人们就会低估危害的程度;反过来也一样,有些事情,做了有好处,但是好处不会马上体现出来,或者带来的获得感并不明显,因而人们往往会低估行为的价值,这些就是我想说的正面的灰犀牛。
  
 因为人性是厌恶损失的,失去100元和获得100元的的失落和喜悦程度是不对等的,所以,相比负面的灰犀牛,正面灰犀牛容易让人们视而不见,更加不愿意主动去利用它。
  
 那么正面的灰犀牛该如何利用?还是杠铃策略吗?
  
 黑天鹅之所以用杠铃策略是因为不可预见性,而灰犀牛和黑天鹅不一样,只要目光放得足够长远,灰犀牛是可预见的,既然可预见,这东西就值得全力以赴,杠铃策略的那种“试水”的态度显然就力度太弱了。对待灰犀牛事件,说白了就三步:1)识别出来哪些行为会有正面的灰犀牛效应;2)认清这种正面效应的价值;3)然后就是坚持。
  
 有人说,前面两步都好办,我知道哪里有灰犀牛,也知道这样做是有益的,但就是没办法坚持下来。这样说的人,本质是前面两步没有走踏实。
  
 拿储蓄来举例,我们知道强制储蓄对改善财务状态是很有好处的,但很多人就是坚持不下来,该花的钱花了,不该花的钱也花了不少,其实他们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花钱的机会成本在哪里。如果从一开始,就打开电子表格,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做一个10年规划,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存多少,每期产生多少收益,期末一共能回收多少,甚至还可以改变一些变量,多存一点或少存一点会有什么不同,这样不同变量下未来10年甚至更长期的现金流清晰呈现在你眼前,你才会明白现在花的钱的机会成本是一个多大的雪球。当这种认识高强度对刺激大脑,人才会有坚持的动力。
  
 无论面对的灰犀牛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做法都是开始做和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开始摆脱坏习惯,开始养成好习惯,然后坚持这些习惯,就能避开负面灰犀牛,利用好正面灰犀牛。

灰犀牛也有正面的

6. 灰犀牛的第三个阶段-得过且过

     前几天陪芸见客户,年轻的姑娘问我一个问题: “如果你们的客户不觉得自己会生病,也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倒霉会发生意外,你们怎么说服他? ”
  
      芸很认真的想了好多条处理的方式,她说她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人。芸在复盘的的时候又问我这个问题。
  
      怎么说服?为什么要说服? “不会死,不会病,所以不用考虑保险。”作为一名寿险规划师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这在我们这个行业,我们称之为不符合“CHINA”原则的人,不进入准客户的范畴。
  
      对于一个35岁以上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讲,关于高额的医疗费已经不是黑天鹅的范畴,而是灰犀牛啦,首先社会的发展商业保险的普及已经势在必然,其次随着年纪的上升和压力的加大,健康状况的下降已经是肉眼可见的速度了,未来可能面临高额医疗费用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了,这已经不是一个可能不可能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
  
      那为什么看到犀牛群冲来却任然不躲避?我们为什么选择得过且过?
  
     书中其中有一条原因非常有意思,我们有一种神奇的文化思维:即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在最后一刻出现。就像好莱坞大片蝙蝠侠一样在最后的紧要关头会得到一个同盟的帮助,即猫女,一个他认为早就背叛他的同盟者。现实世界里,很多人对于未来风险的这种可能性也会寄希望于众筹或者相互保一样。
  
      但是生活永远都是生活,而不是电影。
  
     还有文化中的有一个叫做 卡桑德拉罪行 的东西,即唤醒人们的危机意识,组织危机的最终发生,会导致引火烧身。如果你看到了一个风险,更多的人得到了你发出的声音,听从你的建议,最后你所预言的事情没有发生,你将会“带上枷锁,游街示众。”
  
      每一个寿险规划师都要背负卡桑德拉罪行 ,客户里面最多的反对意见可不就是:“买了有什么用?我妈二十年前给我买的保险,现在还值几个钱?”
  
      所以人们之所以会得过且过,是因为我们认为:一旦做出错误决定,我们的结局会很悲惨,远比不作为的结局要悲惨得多。
  
     那究竟该如何做,才能从得过且过到积极行动呢?
  
    除非能说明“不作为的成本”高于“作为的成本”,那么结果就会大不同,是选择现在给你的车加机油,还是选择由于疏于保养而不得不更换发动机,中间的利益权衡非常清晰明了:出于费用的考虑,不处理当下的潜在风险,必然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
  
 
  
  
   下面是广告内容: 
  
 人生也一样,了解下大都会的家庭财务规划,看看究竟哪个成本更高,做一个利益权衡的分析,为什么不呢?(我们承诺第一次见面仅做家庭财务规划的咨询,不涉及任何产品的销售。)
  
 大都会寿险规划师张萍萍
  
 微信号:pingping585857
  
 邮箱:8611002337@metlife.com.cn

7. 灰犀牛是什么?为什么如此可怕?


灰犀牛是什么?为什么如此可怕?

8. 你知道灰犀牛的概念吗?

上个月,党报头版刊发了一篇文章,首次提到了“灰犀牛”的概念,直接让一批金融大号高潮了。

但是,我认为似乎金融学家们才更应该高兴,面对国内诸如房地产泡沫、货币贬值资金外流引发的金融动荡、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等问题,面对国民的怨声载道,终于有一个官方盖章的新名词,能用来给一些说法了。形势不好没关系,我们要着手解决了。

然而,这个看似救命稻草的理论真的能解决这些顽疾吗?

灰犀牛是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提出的,指那些大概率发生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也就是那些被我们忽视或者是刻意忽视的潜在危机。

这与几年前颇受追捧的黑天鹅理论正相反,黑天鹅理论指的是那些小概率发生且影响巨大的事。比如911恐怖袭击事件,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等。

不过两者看似概念对立,事实上常常反映着一个事件的两个视角。
2006年之前的五年间,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不高,因此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到了2007年,就在银行仍然大肆给那些信用不良用户放贷时,“谁也没有想到“如此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会瞬间崩溃,并最终成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风暴。

很多人认为,次贷危机可以看作是黑天鹅事件。因为对于那些民众和受害者来说,这个被银行家、媒体们渲染出的繁荣景象是如此的坚不可摧,所以这突如其来的系统崩溃带来的不仅是金钱上的打击,更是信念上的摧毁。

然而,在华尔街工作的那些精明的银行家们,在给这些信誉不良用户放贷时,真的看不到这座琉璃塔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吗?

危机发生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不断发出警告,世界经济论坛的风险报告也指出了潜在危险,身在危机之中的一些基金经理,分析师也发现了问题。

最终,可能的危机还是败给了眼前的利益,对这些忽视危机存在的银行家们,次贷危机就是一只被他们亲手培育起来的灰犀牛。 
 
一年之前,风头无两的乐视,开了一百多场发布会。新的概念、新的生态、新的产品不断被提出,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不断完成。谁会想到这样的乐视帝国,一年之后会轰然倒塌。

唏嘘之余是思考。资金链断裂是压垮岌岌可危的乐视帝国的最后一颗稻草,事后有人这样比喻乐视的模式,七个坛子只有四个盖。不断用其它生态的资金,填补亏损的生态,这样的公司最怕的就是资金链断裂。

乐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发生过不止一次,每次都靠贾跃亭卖面子获融资而化险为夷。同一个问题如此频繁的发生,一定预示着哪里出了问题。但也许是过于相信贾跃亭,也许贾跃亭也过于相信自己,这样不健康的商业模式,巨大的潜在危机,竟然“没有人注意到”?我是不相信的。后期的乐视,就像脱缰的野马,谁也拽不住,谁也不想拽住了。 
当你理解了上面的案例,就会明白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名词,其实讲的都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重视潜在的危机并尽早抑制解决危机。然后,沮丧的发现,原来这么简单的道理执行起来都如此困难。

人生的大部分道理可能在上学的时候就都学完了,出了校园才发现,原来都是摆设。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长远的危机与眼前的利益之间,本能的会选择利益选项。这样的本能,使得灰犀牛的产生。

我想到了一本书——《房间里的大象》。 

作者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作者称为合谋性沉默。

这似乎就是社会学角度的灰犀牛理论,对潜在危机视而不见的灰犀牛,可以算一种变相的集体性沉默吧。

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群银行家们的集体沉默,对于潜在的危机闭口不谈,用躺赚形容再形象不过,反正最后受害的一定不是自己;二战时期,德国民众面对德军对犹太人做的事化身沉默的大多数,当犹太人被纳粹军推上火车,前往“地狱”时,他们悠闲的喝着早茶,彼此道早安;现在全球都在面临气候问题,然而真正着手解决的国家在哪里?美国甚至还退出了《巴黎协定》。

试图剖析人们面对潜在危机沉默的原因,可以找到那藏在内心深处的怯懦和趋利避害的本性,人们无法放弃利益、无法放弃权利,更无法承担后果。次贷危机的沉默,源于银行家对更多财富的追求;犹太人的不幸,源于民众的怯懦;对气候变暖的无动于衷,源自所有人对便利生活的无法抛弃。而这一切的视而不见,都在饲养着一只一只的灰犀牛。

第一个站出来大喊杀死灰犀牛的人总是需要勇气的,他要面临的不仅是潜在危机,更是沉浸于舒适环境的“失语者”,这无异于动了他们奶酪。置身危机中的“失语者们”不会因此心存感激,而是恼羞成怒,愤怒于这个人为何扰了他们的好梦。

所以,没有人愿意成为这个勇者。
最后,当灰犀牛大到所有人不得不正视他的时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无论是灰犀牛还是黑天鹅…人们都在不断用华丽的外衣包裹永恒不变的真理。好像只有听起来高大上的名词,才能解决这些长年累月的社会问题。

每当一个新名词出现时,人们都象征性的高喊:“没错,我们要重视灰犀牛的存在,早发现,早预防,避免悲剧发生”。热度能够持续多久,就不知道了。这像极了女生每月都会喊几天要减肥的宣言,而一天过后就会与朋友相聚在火锅店里喝着啤酒聊着天。

在我看来,灰犀牛概念的出现,只是给面对中国诸多社会问题而沮丧的人们的一针鸡血,药劲儿过后一切如初,并不会改变什么。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利益永远都是第一顺位,不会因为一个新概念的出现就会被改变。该发生的依旧会发生,该崩溃的也一样会崩溃,这个世界不会因此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