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用例怎么设计?有哪些方法?

2024-05-13

1. 软件测试用例怎么设计?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正交表分析法下面上一个我们的微信登录界面的测试用例你可以参考一下,登录界面功能都差不多的。

软件测试用例怎么设计?有哪些方法?

2. 软件测试用例的几种设计方法

  一、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主要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输入为数值型的情况,如果输入规定了输入区间,可划分出一个有效等价类,两个无效等价类;如果输入只规定了输入范围,可划分出一个有效等价类,一个无效等价类。
  二、边界值
  边界值方法也是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的情况,输入类型可以数值、字符等,要测试的边界包括上点、下点、离点。
  三、错误推测法
  错误推测法主要是测试设计人员的测试经验相关,测试经验不同,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也区别很大。
  四、因果图法
  因果图方法考虑输入的组合,特别适用于多个输入条件相关有关联又相互约束的情况。
  设计步骤:
  1)罗列出输入与输出;
  2)根据输入与输出画出因果图;
  3)标出约束跟限制;
  4)把因果图转化成判定表;
  5)根据判定表的每一列设计测试用例。
  五、判定表驱动法
  判定表适合于解决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将各种逻辑的组合罗列出来,避免遗漏。不能表达重复的操作。
  判定表包括条件桩、条件项、动作桩、动作项。
  条件桩:列出所有条件,次序无关;
  条件项:列出所对应条件的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取值;
  动作桩:列出可能采取的操作,次序无关;
  动作项:列出条件项各种取值情况下采取的操作。
  设计步骤:
  1)确定规则个数,条件及各条件取值的组合;
  2)列出条件桩、动作桩;
  3)列出条件项;
  4)列出动作项;
  5)初始化判定表;
  6)规则简化、合并。

3.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功能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
  1. 边界值分析法:
  指对输入的边界条件进行分析,设计出针对边界值的测试用例。
  数值的边界值检验
  字符的边界值检验
  如: ASCII和 Unicode编码方式
  其他边界值检验
  选上所有选项(最大值)
  不选上任何一项(空,零)
  只选一项 (最小值)
  2. 等价类划分法:
  有效等价类:指输入完全满足程序输入的规格说明,是由有效且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以检验程序是否满足规格说明所规定的功能和 性能 。
  无效等价类:和有效等价类相反,即不满足程序输入要求或者由无效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3. 因果图法:
  就是利用图解法分析软件输入(原因)和输出条件(结果)之间的关系,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因果图法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多种情况的组合,并最终生成判定表,来获得对应的测试用例。
  4. 功能图法
 功能图是描述程序状态变化、转移的过程,因为软件运行或操作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其状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测试用例的设计就是如何覆盖所有软件表现出来的状态,即在满足输入/输出的一组条件下,软件运行是一系列有次序的、受控制的状态变化过程。
  5. 错误推测法:
  推测法主要依赖经验、直觉来作出简单的判断甚至是猜测,给出可能存在 缺陷 的条件、场景等,在找到缺陷后,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6.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主要步骤是:
  (1) 对软件 需求 规格说明中的功能要求进行划分(层层分解与展开),分解成具体的、相对独立的基本功能。
  (2) 根据基本功能的 质量 需求,找出影响其功能实现的操作对象和外部因素,每个因素的取值可以看作水平,多个取值就存在多个水平。
  (3) 确定待测试软件中所有因素及其权值,这是 测试用例设计 的关键,确保全面、准确。
  权值是依据各因素的影响范围、发生的频率和质量的需求来确定的。
  (4) 加权筛选,生成因素分析表。
  (5) 利用正交表构造测试数据集,正交表的每一行,就是一条测试用例。考虑交互作用不可忽略的处理因素和不可混杂的原则,有交互作用的组合优先安排。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4.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我做软件测试4年了,我说几点,供参考
1.测试用例的作用就是方便回归测试以及不同人员的交叉测试,由于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所以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如果时间充足,需要尽可能多的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修改这份测试用例,使用例的覆盖度达到最高,否则,用例是没有意义的
2.用例需要及时维护和更新,根据需求和实际产品经常要更新用例。
3.编写的时候无非是 六个值原则 “正常值 异常值   “0”值   空值  默认值 边界值” ,把握好这六个值来设计用例。

楼主说到的 功能间的内聚比较高的情况,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关联到其他功能的数据可以在操作过程中直接给出取值范围  比如 装备模块  盔甲需要40-60等级的战士才能穿 设计用例的时候直接写出范围就可以

5. 软件测试用例的几种设计方法

一、等价类划分法
所谓「等价」,就是具有相同属性或者方法的集合,这个集合中某个个体所表现的特征与其他个体完全一致。
由此可知,等价类划分就是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当做测试用例进行合理的分类,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例如,规定的用户名长度区间为4~8个字,那么它的有效等价类是用户名长度在[4,8],无效等价类为用户名长度大于8位,或用户名长度小于4位。
二、边界值
测试经验告诉我们,在测试有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遍历所有数据会使测试效率低下,如果是手工执行,更加难以覆盖所有数据。这时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先划分等价类,再从等价类中选择部分参数测试,边界值是等价类所有可选参数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边界值作为测试的重点,边界值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1.先根据等价类法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确定上点、离点及内点。上点是边界上的点,离点是离上点最近的点,内点则是边界有效范围内的任意一点。同样以用户名长度为4~8位为例,4和8为上点,3和9为离点,6则为内点。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地覆盖所有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完全覆盖。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
三、判定表法
判定表又称策略表、决策表,能表示输入条件的组合,以及与每一输入组合对应的动作组合。判定表法适合逻辑判断比较复杂的场景,通过穷举条件获得结果,对结果再进行优化合并,具体又明确地表达复杂地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情况。
判定表主要由条件桩和动作桩两部分组成。条件桩是功能要满足地所有条件,动作桩则是所有可能的操作以及产生的结果。
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其缺点是判定表的建立过程较烦杂,当条件过多时,需要分析的逻辑组合呈2的倍数增长。测试工程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结合使用。
四、正交试验法
正交试验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组合的一种实验法,它是利用正交表来对实验进行设计,通过少数的实验替代全面实验。正交表中所有参与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成为因子,影响试验因子的取值或输入的成为水平。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采用正交试验法能够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作量与和成本。正交试验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测试需求,获取因子和水平
2)根据因子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3)替换正交表中的因子和水平,获取试验次数
4)根据经验或者其他因素补充试验次数
5)细化输出获得测试用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希望能够解答你的问题。

软件测试用例的几种设计方法

6. 常见的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

 等价类划分
   

2. 边界值:应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刚刚小于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3. 错误推测法:进行错误的操作,验证程序是否对出错的场 景和情况有应对能力。4. 因果图法/判定表法: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5. 场景法:场景描述的业务流程              基本流:主要是功能的正常操作流程              分支流:需要程序做非法判断处理

7. 常见的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

1. 等价类划分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3.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4. 因果图方法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5. 正交表分析法有时候,可能因为大量的参数的组合而引起测试用例数量上的激增,同时,这些测试用例并没有明显的优先级上的差距,而测试人员又无法完成这么多数量的测试,就可以通过正交表来进行缩减一些用例,从而达到尽量少的用例覆盖尽量大的范围的可能性。6. 场景分析方法指根据用户场景来模拟用户的操作步骤,这个比较类似因果图,但是可能执行的深度和可行性更好。白盒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内部程序逻辑结果黑盒法用例设计的关键同样也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模块输出和输入接口。不可能做到完全测试,以最少的用例在合理的时间内发现最多的问题详细的描述一个测试活动完整的过程。1. 项目经理通过和客户的交流,完成需求文档,由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共同完成需求文档的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需求描述不清楚的地方和可能有明显冲突或者无法实现的功

常见的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

8.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

一、等价类划分法
所谓「等价」,就是具有相同属性或者方法的集合,这个集合中某个个体所表现的特征与其他个体完全一致。
由此可知,等价类划分就是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当做测试用例进行合理的分类,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例如,规定的用户名长度区间为4~8个字,那么它的有效等价类是用户名长度在[4,8],无效等价类为用户名长度大于8位,或用户名长度小于4位。
二、边界值
测试经验告诉我们,在测试有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遍历所有数据会使测试效率低下,如果是手工执行,更加难以覆盖所有数据。这时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先划分等价类,再从等价类中选择部分参数测试,边界值是等价类所有可选参数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边界值作为测试的重点,边界值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1.先根据等价类法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确定上点、离点及内点。上点是边界上的点,离点是离上点最近的点,内点则是边界有效范围内的任意一点。同样以用户名长度为4~8位为例,4和8为上点,3和9为离点,6则为内点。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地覆盖所有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完全覆盖。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
三、判定表法
判定表又称策略表、决策表,能表示输入条件的组合,以及与每一输入组合对应的动作组合。判定表法适合逻辑判断比较复杂的场景,通过穷举条件获得结果,对结果再进行优化合并,具体又明确地表达复杂地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情况。
判定表主要由条件桩和动作桩两部分组成。条件桩是功能要满足地所有条件,动作桩则是所有可能的操作以及产生的结果。
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其缺点是判定表的建立过程较烦杂,当条件过多时,需要分析的逻辑组合呈2的倍数增长。测试工程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结合使用。
四、正交试验法
正交试验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组合的一种实验法,它是利用正交表来对实验进行设计,通过少数的实验替代全面实验。正交表中所有参与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成为因子,影响试验因子的取值或输入的成为水平。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采用正交试验法能够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作量与和成本。正交试验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测试需求,获取因子和水平
2)根据因子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3)替换正交表中的因子和水平,获取试验次数
4)根据经验或者其他因素补充试验次数
5)细化输出获得测试用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希望能够解答你的问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