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立平事迹感悟

2024-05-14

1.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立平事迹感悟

2016年2月14日晚,央视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公布当选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的有:
1、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2、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
3、郎平:雄心志四海。
4、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5、阎肃:弦歌感人肠。
6、徐立平:大国多良材。
7、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8、官东:天下英雄气。
9、买买提江·吾买尔:盛德表一乡。
10、王宽:君子抱仁义。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立平事迹感悟

2. 徐立平的主要事迹

徐立平的母亲,是中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整形车间最早的员工,20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徐立平的母亲几地辗转,最终来到了秦岭大山深处。1987年,不到19岁的徐立平技校毕业。尽管深知雕刻火药的危险,母亲还是建议他选择到自己工作过的车间。自1987年入厂,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固体燃料发动机是战略战术导弹装备的心脏,也是发射载人飞船火箭的关键部件,它的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发动机固体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体燃料,也就是火药,极其危险,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火药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发动机点火之后,火药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发动机就很可能偏离轨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望尘莫及。1989年,我国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火药出现裂纹,为了不影响后续的研制进度,同时为不可逆的发动机装药探索补救方式,专家组决定,首次探索就地挖药。整形师要钻进翻个身都很难的发动机狭小的药柱里,一点一点挖开填注好的火药,寻找问题部位。徐立平凭着精湛的技术和胆量加入了挖药突击队,历经了两个多月的艰难挖药,发动机故障成功排除。但长时间在密闭空间里接触火药,火药的毒性发作使徐立平的双腿失去知觉,经大强度的物理训练才逐渐恢复。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甘于寂寞,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3. 徐立的人物事迹

他生活极其简朴,每天吃面条,从来不放油,最多加点菜叶,“奢侈”时加个鸡蛋。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将省下来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他医德高尚,兢兢业业治病救人33年,退休时依然做着“编外院长”,还立下遗嘱去世后还将遗体和书籍捐献。这就是徐立,湖南湘雅二医院副教授。一个将一生完完整整奉献给医学事业,奉献给整个社会的人,一个中国的“白求恩”。他生前治病救人,死后将遗体捐给医疗事业;他每月退休金有4000元,却到食堂捡剩馒头吃,被人称为“叫花子”教授;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助学行善,自己却一贫如洗……他就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退休副教授徐立。徐立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立后的第一批医生,1990年退休时是湘雅二医院医院眼科副教授,主攻眼外伤。从退休直到去世前的20多年中,他几乎将所有的钱用于助人行善,并资助了十几位贫困学生上大学。今年8月23日,徐立走完了82岁的人生旅程,离开了熟悉的医院与同事,离开了捐助的贫困学子……按照生前签的遗体捐献书,他的遗体捐献给了湘雅医学院,供医学解剖学习,他珍藏的所有医学书籍全部捐献给了学子。徐立奉献了一生,清贫了一生。记者看到徐立生前的家:租住房子不足20平方米,除了一台别人送的14英寸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和一个烤火炉外,再也找不出值钱东西,家里简陋得令人惊讶……“他说钱要捐给失学的孩子,我们就一直租住在这套房子里。当年,他有资格分房子,但总把机会留给别人。”徐立的妻子胡慧侬说。在徐立的遗物中,妻子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每天鸡蛋一个,0.4元;豆腐一片,0.2元;青菜,0.5元;面条,0.5元;其它,1元——这是徐老一天的食物。“徐老给自己定下的伙食标准是一天不超过5元钱,中餐、晚餐都是面条,只放点青菜、豆腐,有时加个鸡蛋。”徐立的学生医生贾松柏说。“徐老节俭,并非是他没有钱,他每月的退休金有4000元,基本上都捐出去了。每次国内发生自然灾害,他都要捐款;过年了,医院发油和米,他拉着小拖车,全部分给在医院做事的工人;2009年底,他从床上摔下来严重骨折。上手术台前,他哭了,说担心下不了手术台,还有4名资助的孩子没有毕业……”湘雅二医院第三党支部书记崔娟莲说。湘雅二医院党委副书记杨一峰告诉记者:“徐老生前常说,不管值班不值班,病人的需要就是医生的职责。他给病人看病从不开大处方,经常是几块钱就给人治好病,宁可自己推迟下班,也不愿从农村来的病人多花一天的住宿费、伙食费。退休以后还有很多病人找他,他都是免费服务。”在年轻医护人员和学生眼里,徐立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湘雅二医院眼科护士李怡萱说:“徐老就是纯洁的空气,纯粹、纯净、简单,时刻在我们身边……”“我们心中的徐老就是当代的白求恩,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永远的财富,引领我们在医学道路上稳步向前。”徐立的学生郭小健教授说。

徐立的人物事迹

4. 徐立平当选了哪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

徐立平,男,1968年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发动机药面整形组组长,高级技师。

  徐立平一直从事着极度危险的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徐立平苦钻善学,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艺绝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2016年2月14日晚,徐立平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5. 徐立平当选了哪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

徐立平当选了2015年的感动中国人物。
徐立平:1968年出生,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从1987年参加工作,30年来,徐立平因其精湛技艺、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而被赞誉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先后被评为和授予航天固体动力事业50年“十大感动人物”、“三秦楷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

徐立平当选了哪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

6. 徐立平的人物荣誉

2016年2月14日晚,徐立平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7. 徐建平的主要事迹

徐建平同志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注重学校内涵建设,注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勇于开拓创新,成绩显著.担任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以来,加强对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注重对高职院校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思考,牢牢把握抓机遇,显特色,求发展的主题,在他的带领下,学院广大教职工形成了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钻业务的良好氛围,2006年把学院带入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设院校行列;2007年,在教育部示范建设一周年成果展上荣获最佳展示奖称号;2008年,教育部《百所名高职》摄制组来我院进行专题采访并摄制专题片,中国高职教育国家示范丛书编委会在首批28所示范院校中遴选5所院校,选派作家为我院撰写长篇报告文学《迎立潮头唱大风》;2009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3所,安徽省唯一一所单独自主招生的试点高职院校.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办学思想先进,办学思路清晰.徐院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办学,联合企业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就业导向,技能为重的教育理念,他提出了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注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并推广了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的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狠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二,坚持科学的管理观,注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育人环境良好.徐院长注重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探索建立与学院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系各部门的积极性,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探索二级学院两级管理体制,理顺院系两级责,权,利关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扩大教学系部办学自主权,激发教学系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作为管理学方面的教授,徐院长主要从事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研究,重点对高职院校如何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如何开展校企合作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徐院长注重学院环境建设.注重教育教学条件改善,注重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亮化建设,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营造一个教师教书育人,职工服务育人,学生自我育人,人人都是育人主体的育人环境;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制度环境;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的工作环境,相互尊重理解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比较体面的生活环境和美丽亮化的校园环境.三,坚持正确的特色观,注重学院内涵建设,办学业绩显著.徐院长注重学院的内涵建设,进一步创新学院示范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造自身特色,通过目标特色产生导向力,学科(专业)特色产生生产力,模式特色产生发展力,环境特色产生吸引力,校长特色产生凝聚力,教师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特色产生竞争力.把提高质量和强化特色作为学院建设的工作重点.近两年来,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负责人,他主持5个国家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10个设备先进,共享性强,能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需要的重点实训室和3个实训车间建设以及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各重点建设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结合专业特点,不断丰富,发展和深化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探索并实践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前校后厂,工学结合,任务驱动,产教合一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按照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各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重构课程体系,制订出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相统一,主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相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学院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为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06年在全省思政评估中我院获得优秀等级.多年来,我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学院自2001年以来五次获得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的形势下,我院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仍未明显降低,到目前为止,签约率已超过98%.同时,有多名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的事迹被中国高职高专网,安徽教育网,芜湖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特别是我院自主创业的学生代表王守云同学还被邀请到北京,在全国高职院校就业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四,坚持正确的服务观,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影响明显.徐院长重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一是重视为地方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是重视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培训技师的力度;三是重视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市农民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咨询,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截止2008年,学院为国家共输送了5万名高等专业技术人才.近两年,学院举办了6期骨干教师培训班,为省内30多所职业院校培训双师素质教师120多人,为30余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课程开发的培训;学院重点专业通过各种途径已为社会培训各类人才近5200多人次,其中,仅为奇瑞公司培训新员工就达2000多名;完成技能鉴定3415人次;为企业培训技师75名;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市农民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咨询,印发农业实用技术宣传材料,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展应用技术研究13项,完成4项专利申请;其中有1项已获得专利授权,完成科研立项26项.奇瑞480发动机热试拆装台架研制,稀土无刷电机研发,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等一大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及专利的推广应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徐院长主持研究《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下的我省汽车工业竞争战略研究》(04035027),《产业集群与我省汽车工业发展研究》(AHSK-04D55)和《校企融入式联合办学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2007jyxm127)等省级科研课题,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主持完成的《校企融入式联合办学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项目获得安徽省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并已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该研究成果在全国高职教育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教育部专家及高职院校同行的认可和肯定,曾2次在全国会议上,5次在全省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或典型经验介绍,先后有118所省内外高职院校来学院学习交流,已经在全省64所高职高专院校以及对口支援的西部院校中推广.近年来,徐院长在《中国高等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撰写的《关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的思考与探索》获2006年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长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徐建平的主要事迹

8.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立平是怎么回事

徐立平,男,1968年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发动机药面整形组组长,高级技师。[1] 
徐立平一直从事着极度危险的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徐立平苦钻善学,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艺绝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徐立平的母亲,是中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整形车间最早的员工,20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徐立平的母亲几地辗转,最终来到了秦岭大山深处。1987年,不到19岁的徐立平技校毕业。尽管深知雕刻火药的危险,母亲还是建议他选择到自己工作过的车间。
自1987年入厂,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固体燃料发动机是战略战术导弹装备的心脏,也是发射载人飞船火箭的关键部件,它的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发动机固体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体燃料,也就是火药,极其危险,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火药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发动机点火之后,火药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发动机就很可能偏离轨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望尘莫及。
1989年,我国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火药出现裂纹,为了不影响后续的研制进度,同时为不可逆的发动机装药探索补救方式,专家组决定,首次探索就地挖药。整形师要钻进翻个身都很难的发动机狭小的药柱里,一点一点挖开填注好的火药,寻找问题部位。徐立平凭着精湛的技术和胆量加入了挖药突击队,历经了两个多月的艰难挖药,发动机故障成功排除。但长时间在密闭空间里接触火药,火药的毒性发作使徐立平的双腿失去知觉,经大强度的物理训练才逐渐恢复。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甘于寂寞,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