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美案的介绍

2024-05-14

1. 铡美案的介绍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1,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该故事被改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戏剧有京剧、秦腔、豫剧、海丰白字戏、海丰西秦戏,也是潮剧经典剧目之一;影视有93版《包青天》第一个单元故事等。

铡美案的介绍

2. 铡美案原文

《铡美案.三对面》
剧中人物
包文拯——大  净          秦香莲——正  旦
公  主——小  旦          王  朝——红  脸
马  汉——黑  脸          张  千——小  生
李  万——小  生          大内侍——    丑
四宫女、内侍
公 主:  (内唱)常随官与我讲一遍,
                [大内侍、四宫女、公主上场门上。
                [王朝、马汉、张千、李万下场门上)
吓的我胆战心又寒。
                          行来府门住车辇,
长随官速快向内传。
大内侍:    谁在这里?
王朝等:    做什么的!
大内侍:    公主驾到!
王朝等:    少站!
大内侍:    哼!
王朝等:    禀相爷!
包文拯:   (内白)讲!
王朝等:    公主驾到!
包文拯:    小心了!(上场)
                (唱)王朝传来马汉禀,
                          他言说公主到府中。
                          我这里上前忙跪定!
王朝等:    威!
包文拯:   (唱)王朝马汉喊一声。
                           莫呼威往后退,
                           相爷把话说明白。
                           见公主不比同僚辈,
                           惊动凤驾理有亏。
                           猛想起当年考文会,
                           包拯应试夺了魁。
                           披红插花游宫内,
                            国母笑咱面貌黑。
                           头戴黑,身穿黑,
                           浑身上下一锭墨。
                           黑人黑像黑无比,
                           马蹄印掌在顶门额。
                           三宫主母有恩惠,
                           她赐我红绫遮面额。
                           叫王朝!
王   朝:    有。
包文拯:   (唱)与爷把红绫取,(戴红绫)
                           三尺红绫遮面额。
                           走上前来双膝跪,
                           愿公主赦臣无罪责。
公   主:     哎呀!
(唱)兰萍公主用目睁,
                           我面前跪倒包爱卿。
                           开封府内忙放赦,
                           包爱卿莫跪将身平。
包文拯:   (唱)扣一头,谢恩情,
                            谢过公主将臣容。
                            问公主不在木墀宫,
                            驾临臣府因甚情。
公    主:   (唱)驸马清早过你府,
                            却怎么不见转回宫。
包文拯:   (唱)微臣未见御驸马,
                            有一个犯官受法刑。
公    主:   (唱)犯罪的官儿是那个?
                           包爱卿讲来皇姑听。
包文拯:   (唱)犯罪之人陈世美,
                           秦香莲本是原告名。
公   主:   (唱)她告驸马因何故,
                           从头至尾说分明。
包文拯:   (唱)骗公主,瞒圣上,
                           后婚男儿招东床。
                           生身父母不孝养,
                           要杀发妻害儿郎。
公   主:   (唱)可恨驸马太不良,
                            后婚男儿招东床。
                           我有心不救御

3. 捋一捋《铡美案》的故事脉络

刚刚看了大头虫解说的《铡美案》,是90年代的那个版本。想当年,《包青天》系列剧播放时,万人空巷,火遍大江南北。
  
 现在拿出来看,竟然发现该剧不仅不狗血,而且逻辑紧密,故事铺垫的可圈可点,我忍不住想梳理一下该故事的脉络,偷偷学习一下。
  
 故事开始,秦香莲带着两个孩子千里迢迢奔赴京都,来投靠中了状元的丈夫陈世美。她来到状元府,却发现状元府竟然也是驸马府。原来,陈世美已娶了公主,做了驸马。
  
 陈世美出了府门,看到老婆孩子,一脸惊喜,正要相认,却突然想起自己当下的驸马身份,于是大骂秦香莲是疯妇,并且眼含泪水打翻了秦香莲手中的父母牌位。
  
 这时,丞相乘轿路过,秦香莲当街拦轿喊冤。丞相不知秦香莲所言是真是假,于是借生日之名邀请驸马赴宴,并让秦香莲在宴会上弹唱渣男的故事。陈世美气愤难当,拂袖离去。见驸马的反应,丞相相信了秦香莲的话,他建议秦香莲去找包拯。
  
 秦香莲来到包拯的衙门前,击鼓鸣冤,状告陈世美五大罪状。包拯说,这五大罪状若是属实,陈世美当斩,秦香莲你是想斩了他还是想要回自己的丈夫。秦香莲见状,表示愿意带孩子返回老家,不再告状,并且拒绝了包拯赠予的300两银子。
  
 此事若是如此,便也了了。却不料,陈世美心狠手辣,为除后患派了心腹去追杀妻子儿女。杀手听了秦香莲的倾诉,不愿助纣为虐,自杀身亡,并把刻有驸马府印记的钢刀送予秦香莲,让她去找县衙告状。
  
 秦香莲带着钢刀来到县衙告状。不料接案的徐县令和陈世美竟是故交,徐县令以此为契机,想与陈世美交易,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于是陈县令诬陷秦香莲杀了人,并严刑逼供、 屈打成招,判了流放。
  
 此事似已成了定局,难有反转之迹。然而,陈世美仍不放心,买通了押解的官兵,在流放的路上欲斩草除根。在这命悬一线之时,一个武功高强的白衣男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男子竟然是御前带刀侍卫展昭,也是包大人的得力助手。展昭把秦香莲带回包府,并夜入县衙门,扮作陈世美的手下骗来了证物钢刀。
  
 陈世美得知此事不能善了,于是求丞相通融,私下见了秦香莲,并在秦香莲面前卖惨示弱,说自己如何深情,又如何被公主所逼迫。秦香莲心软了,意欲带孩子回老家,这时,公主却推门而入,还请了太后压阵。
  
 太后召见包拯和丞相,询问此事如何解决。包拯说,要么接受秦香莲,要么驸马一死。太后说,此事乃皇家私事,他人不能插手。包拯说,但陈世美和徐县令勾搭杀人一事不是私事,他管得。包拯拘拿了徐县令,徐县令召了供。公主为了救陈世美,不得不接纳了秦香莲和孩子。
  
 秦母子在驸马府备受折磨和羞辱,秦香莲还被迫在休书上按了手印。展昭入府查看,看到秦香莲受到如此非人的待遇,就把她救出了驸马府。
  
 包拯派人从老家请来了媒人夫妇,不料半途中遭到截杀,老妇人被杀身亡,好在展昭及时赶到,救下了一个证人。然而此时,公主竟怀了身孕。陈世美在公主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拿捏住了公主。
  
 包拯让丞相邀请驸马赴宴,趁机抓了驸马。驸马拿出了休书,说他五年前已休了秦香莲。秦香莲说,两年前陈世美赴京赶考前曾向媒人借钱,并写了借条,借条上称秦香莲为拙荆,而那借条此刻正在媒人老丈的身上。如今人证物证皆有,包拯下令欲铡陈世美。
  
 这时,公主驾到,说两个孩子在自己手上,驸马若是死了,她就玉石俱焚。秦香莲看清了陈世美的真面目,终于醒悟了,说:”我恨我为什么要把丈夫看成天,非得依着他过日子。“包拯得到了皇上的支持,展昭偷偷潜入驸马府,救出了两个孩子。
  
 在牢里,陈世美不知悔改,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对秦香莲破口大骂并拳打脚踢。包拯再次怒铡陈世美。这次,公主又来了,还找来了太后。太后摆起太后的威严,拿出五百两让秦香莲返乡。左右为难的包拯也只能好言相劝,让秦带孩子返乡。
  
 秦香莲拒绝收钱卖丈夫,要带着孩子返乡。故事本可以就此落幕,但公主的公主病又犯了,她威风地走过来,对秦香莲说,秦不是陈家的媳妇,秦的两个孩子不可以姓陈,只有她自己的孩子才可以姓陈。此话威力极大,一下子点燃了包大人心中的怒火。包拯带着全衙的人脱下了头上的官帽,还亮出了尚方宝剑,宁愿丢官,也要铡了陈世美。
  
 陈世美死。故事结束。

捋一捋《铡美案》的故事脉络

4. 新铡美案的介绍


5. 我们熟知的《铡美案》幕后,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欢迎关注头条号《写乎》,您的足迹就是《写乎》!
推荐:陈世美的原型陈熟美是个清官:被穿越的《铡美案》乃一桩历史冤案
文/杨红志
(一组京剧《铡美案》图片)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马汉在身边。
一首熟悉的电视剧《包青天》主题曲,让我们走入北宋名臣包拯的传奇人生,那个脸黑如墨,双目似灯,额头一弯新月如钩倒悬,铁面无私的官员,正是开封府尹包拯包希仁。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官至开封府尹,龙图阁大学生,也算是位极人臣。包拯有当今圣上御赐的三口令歹人闻风丧胆的铜铡刀:
狗头铡的是贫民百姓:狗头铡一落,尸首两离分
虎头铡的是高官权贵:虎头铡一起,来世再做人
龙头铡的是皇亲国戚:龙头铡张口,皇族都颤抖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知县。
因父母年迈,孝字当头的包拯辞官不赴任。又受任监和州税,父母身体不好就不想让儿子离家远行,包拯于是干脆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结庐而居,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许久后,包拯才去吏部接受调选,担任天长知县。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百姓颂其为“包青天”!
包拯幼年时即已显示出非同寻常的破案才能。相传其七八岁还在读私塾时,有一天去儿时的伙伴家里玩,正好遇上一件怪事。小伙伴家当时是小有名气的财主世家,颇为富有,不仅深宅大院,还雇佣了不少丫鬟仆役。
包拯去的时候,看到同伴的员外父亲正在院子里召集一大帮下人训话。天生对此好奇的包拯就在一旁侧耳倾听,原来是员外给新纳的小妾买了一对翡翠玉镯,价格不菲,造型漂亮。小妾爱不释手,总是戴在手上四下里炫耀,唯恐天下不知。不料今天一大早起来,小妾发现放在梳妆台上的玉镯不见了踪影,四下寻找无果,于是哭天抹地的来找老爷诉说。
老爷闻听火冒三丈,随即召集所有下人问责。可下人们一问三不知,个个都不承认拿了玉镯。员外无奈之下准备报官。包拯围着一圈人等转了转,随后用手指着一个仆役道:贼就是他!
众人大惊,那下人更是色厉内荏的辩解不是。员外也有些怀疑,认为一个黄口小儿之言不可信。包拯胸有成竹道:若不信我可去他住处搜寻,我想他定来不及转移赃物出去!
员外想想也是,反正也费不了多少事,就派人去搜寻。只一刻功夫,就在那人床下发现了翡翠玉镯。下人顿时瘫痪于地。员外大喜,问包拯如何识得贼人,小包公笑曰:无他,乃感觉耳!
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第六感觉吧。其实就是包拯察言观色,再凭推断得出的结论罢了。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包拯自幼就有异于常人的断案天才,其眼力观察以及逻辑推理方面比同龄人无疑高出许多。
包拯到任天长知县后,不久即破了一桩牛舌案。
话说一日有民刘某堂下击鼓,包拯传之,答曰乃是其所养耕牛被人不知何时割去舌头。包拯沉思良久,命其杀耕牛食其肉。过后又张榜告知乡民:凡有无故屠杀耕牛者,报官后赏举报者钱三百贯。
次早升厅问事,正值卫姓乡民来诉刘某杀牛一事。包拯不由分说命衙役将其锁住,并让卫某俱实招认,免受苦楚。卫某心惊胆寒,无奈只得承认:因平日与刘某有隙,故偷偷将其牛舌割掉泄愤。狱吏细审呈知于拯,包拯遂将卫某依律断决,长枷号令一月,后流放之。
此后,包拯又陆陆续续破了不少陈年积案。一时间,包拯声名鹊起,青天之名四海皆知。天长县在其治理下井井有条,乡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祥和景象。
由于包拯声望在外,终于引起仁宗注意,包拯官职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先是端州知府,后又任监察御史,最后被皇上钦点为开封府尹,守防京畿重地,保国安民。
主政开封府期间,包拯查办了一系列大小案件,其中就有我们广为人知的铡美案。说的是包拯顶着重重压力,乃至罢官掉头的危险,最终铡死陈世美,为孤苦无依的民女秦香莲伸张了正义。
其实,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铡美案》故事只是虚构的,不过历史上包拯却真正判过一件类似的大案,虽然主角不是驸马爷,却也是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
我们大都知道宋仁宗有个皇叔八贤王赵德方,因其有先帝御赐的金鞭,可以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可以说是个比较开明的王爷。但赵德方还有个王爷弟弟叫赵德轩,此人不爱抛头露面,喜欢宅在家里遛狗玩鸟,侍弄花花草草,因此不为人所知。
赵德轩有个儿子赵青,年龄比仁宗小四五岁,长得倒是人模狗样可惜不干正事,但他长了一张巧嘴,总把仁宗皇帝哄得开开心心,就连仁宗的母亲皇太后对他也宠信有加。
仗着自己的身份特殊,又有当朝皇帝护着,赵青平日里飞扬跋扈骄横异常,天天胡作非为恣意妄为。文武百官对其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人家背景太强大了,惹不起呀。所以人人见了他都敬而远之。
仁宗对赵青的所作所为也有所耳闻,但也没有往心里去,于是就更加助长了他这个弟弟的嚣张气焰,乃至于后来发生了一起大案!
那一年夏秋交接之际,在京城里闯荡腻烦的赵青带着一帮狗腿子去了郊外,偏偏这天他心血来潮,非要去一所寺庙许愿,于是一群人闹哄哄地来到了一个名叫卧佛寺的庙里。正赶上这天瞿员外的女儿来庙里上香还愿,结果被赵青撞了个正着。
这突然相遇,让纨绔子弟赵青一下子傻了眼。乖个隆滴咚,这谁家的小姑娘,长得居然比天仙还漂亮。习惯了欺男霸女的赵青看直了眼,二话不说非要把那姑娘抢去做小妾。
姑娘身边的两个随从一见急忙过来拦阻,然而被赵青手下的打手三拳两脚打翻在地,一通狠揍,俩人眼看就不行了。就这样赵青把小姑娘光天化日之下抢走了。
等到小姑娘父亲带人赶到时,赵青一伙早就没了身影。富甲一方的瞿员外居然连自己的女儿都保护不了,他不由得气火攻心一口鲜血喷将出来。
后来,瞿员外得知,他女儿被赵王府的花花公子给劫去了,因为冰清玉洁的姑娘誓死不从,趁人不备时以头碰墙而亡,场面极其惨烈!
员外夫妻俩悲痛欲绝,以后的日子里,他开始了艰难曲折的上访生涯。瞿员外深知赵家势力之大,可以说是权倾一方,以自己的身份要想告倒对方,可谓势比登天。
他先去了知府衙门那里申诉,可对方不仅不敢过问还劝他就此罢手。于是瞿员外又去了京城监察院,刑部府邸还有大理寺,结果都被婉拒,谁敢接这个案子,除非不想活了。
瞿员外把腿跑细了,也毫无头绪。反被赵青捏造了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抓进大牢。不出一个月,瞿员外在牢狱里被活活折磨致死!
剩下瞿妻一个人,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整日里以泪洗面。最后有人指点让她来开封府找包青天告状。
包拯看过状纸,不觉怒发冲冠,他设计把赵青诱至开封府,让他与瞿妻当堂对证。不料赵青异常嚣张,对所作所为毫不掩饰,并斥责包拯多管闲事。
包拯最后当堂宣判:赵青罪大恶极,虎头铡伺候。当衙役将不可一世的他摁在铡刀下时,赵青吓得屎尿直流。紧要关头,赵青的父母赶到,赵德轩以王爷身份对包拯施压,包拯不为所动,最后赵家搬来了皇太后,乃至仁宗也亲自来到了开封府。
不料包拯油盐不进,坚持自己的判决。仁宗恼怒威胁要将包拯撤职。无奈之下的包拯和瞿妻商量,可不可以接受赵家的千两黄金赔偿和解。瞿妻坚辞拒绝,并痛斥朝廷官官相护,最后乘人不备撞柱身亡!
包拯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一家三口,尽皆丧命,天理昭昭,难恕其罪!他摘下乌纱帽,宁可丢官罢职也要替天行道。在包拯坚持下,赵青最终人头落地。包拯终于替瞿员外一家申冤报了仇。
宋仁宗虽然表示要严办包拯,但心里却对其秉公执法不畏强权的做法很是欣赏,最后此事也在仁宗打压下平息下去,毕竟皇族内的丑事不宜张扬!
后来不知谁将此事改编成戏曲,不过却是将里面的人物换了血,王爷的儿子变成了驸马爷,内容也变更了不少。因此就有了我们看到的《铡美案》曲目,虽然内容有变,但包拯不惧权贵为民伸冤的实情还是一致的。
包拯一生办了很多大案要案,但是广为人知的还是以赵青为原型的铡美案,此案说明了包拯不畏强权,坚持原则,真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深得百姓拥戴。这也是铡美案流传多年不衰的原因吧!
嘉?七年(1062)五月,包拯突然得病,数日后,旋即因患病逝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孝肃。
欧阳修曾以这样的文字评价包拯一生:“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着在朝廷”。可谓是对包拯一生之中肯之评。

我们熟知的《铡美案》幕后,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6. 《铡美案》原文及后续是什么?

1、原文后续:
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藐皇上,
悔婚男儿招东床。
杀妻灭嗣良心丧,
逼死韩琪在庙堂。
将状纸押至在了某的大堂上--
咬定了牙关为哪桩!
2、《铡美案》是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故事,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根据文学包公故事编制的一个优秀的传统剧目。讲的是包拯不畏权势,执法如山,把附马陈世美处之以法斩杀于龙头铡之下的故事。

扩展资料:
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派花脸、“梅花奖”二度获得者孟广禄12月16日在河北大戏院演出裘派名剧《铡美案》。
2、《铡美案》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也是一个优秀的传统剧目。这个剧本是以中国京剧团演出的《秦香莲》中的《铡美案》一折为底本,由中国京剧团王泉奎、娄振奎、赵文奎、郑亦秋与本院编辑处邱炘、吕瑞明共同整理的。
参考资料:铡美案-百度百科

7. 我们熟知的《铡美案》幕后,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马汉在身边。
一首熟悉的电视剧《包青天》主题曲,让我们走入北宋名臣包拯的传奇人生,那个脸黑如墨,双目似灯,额头一弯新月如钩倒悬,铁面无私的官员,正是开封府尹包拯包希仁。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官至开封府尹,龙图阁大学生,也算是位极人臣。包拯有当今圣上御赐的三口令歹人闻风丧胆的铜铡刀:
狗头铡的是贫民百姓: 狗头铡一落,尸首两离分
虎头铡的是高官权贵: 虎头铡一起,来世再做人
龙头铡的是皇亲国戚: 龙头铡张口,皇族都颤抖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知县。
因父母年迈,孝字当头的包拯辞官不赴任。又受任监和州税,父母身体不好就不想让儿子离家远行,包拯于是干脆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结庐而居,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许久后,包拯才去吏部接受调选,担任天长知县。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百姓颂其为“包青天”!
包拯幼年时即已显示出非同寻常的破案才能。相传其七八岁还在读私塾时,有一天去儿时的伙伴家里玩,正好遇上一件怪事。小伙伴家当时是小有名气的财主世家,颇为富有,不仅深宅大院,还雇佣了不少丫鬟仆役。

包拯去的时候,看到同伴的员外父亲正在院子里召集一大帮下人训话。天生对此好奇的包拯就在一旁侧耳倾听,原来是员外给新纳的小妾买了一对翡翠玉镯,价格不菲,造型漂亮。小妾爱不释手,总是戴在手上四下里炫耀,唯恐天下不知。不料今天一大早起来,小妾发现放在梳妆台上的玉镯不见了踪影,四下寻找无果,于是哭天抹地的来找老爷诉说。
老爷闻听火冒三丈,随即召集所有下人问责。可下人们一问三不知,个个都不承认拿了玉镯。员外无奈之下准备报官。包拯围着一圈人等转了转,随后用手指着一个仆役道: 贼就是他!
众人大惊,那下人更是色厉内荏的辩解不是。员外也有些怀疑,认为一个黄口小儿之言不可信。包拯胸有成竹道:若不信我可去他住处搜寻,我想他定来不及转移赃物出去!
员外想想也是,反正也费不了多少事,就派人去搜寻。只一刻功夫,就在那人床下发现了翡翠玉镯。下人顿时瘫痪于地。员外大喜,问包拯如何识得贼人,小包公笑曰: 无他,乃感觉耳!

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第六感觉吧。其实就是包拯察言观色,再凭推断得出的结论罢了。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包拯自幼就有异于常人的断案天才,其眼力观察以及逻辑推理方面比同龄人无疑高出许多。
包拯到任天长知县后,不久即破了一桩牛舌案。
话说一日有民刘某堂下击鼓,包拯传之,答曰乃是其所养耕牛被人不知何时割去舌头。包拯沉思良久,命其杀耕牛食其肉。过后又张榜告知乡民: 凡有无故屠杀耕牛者,报官后赏举报者钱三百贯。
次早升厅问事,正值卫姓乡民来诉刘某杀牛一事。包拯不由分说命衙役将其锁住,并让卫某俱实招认,免受苦楚。卫某心惊胆寒,无奈只得承认: 因平日与刘某有隙,故偷偷将其牛舌割掉泄愤。狱吏细审呈知于拯,包拯遂将卫某依律断决,长枷号令一月,后流放之。

此后,包拯又陆陆续续破了不少陈年积案。一时间,包拯声名鹊起,青天之名四海皆知。天长县在其治理下井井有条,乡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祥和景象。
由于包拯声望在外,终于引起仁宗注意,包拯官职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先是端州知府,后又任监察御史,最后被皇上钦点为开封府尹,守防京畿重地,保国安民。
主政开封府期间,包拯查办了一系列大小案件,其中就有我们广为人知的铡美案。说的是包拯顶着重重压力,乃至罢官掉头的危险,最终铡死陈世美,为孤苦无依的民女秦香莲伸张了正义。
其实,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铡美案》故事只是虚构的,不过历史上包拯却真正判过一件类似的大案,虽然主角不是驸马爷,却也是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

我们熟知的《铡美案》幕后,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8. 脍炙人口的“铡美案”的原型是什么

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 

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梦蝶,昔日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财相助,因遭总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心,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妻灭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 

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戏并不把它当真,可是在丹江口市(原均州),陈姓居民一向认真对待此事,说这个戏冤枉了好人,因而愤愤不平,不许在均县上演陈世美的戏。自1980年以来,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全面开展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当地民众为陈世美鸣冤叫屈,并逐渐用文字发表出来。关于陈世美的冤情便在海内外传播开来,引起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学者和有关部门的研究和重视。 

丹江口市的童德伦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他认为:陈世美在历史上实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清代陈世美怎么会被宋朝的包公铡了呢?二百年来,《铡美案》虽然在世上演唱,使陈世美臭名昭著,但从现在搜集的大量素材来看,《铡美案》确属戏剧舞台上的历史“冤案”。 

据传,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戏班子演《秦香莲抱琵琶》,看戏的人格外多,他们嫌戏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没办法,只好在正戏前头加个《陈州放粮》的短戏。 

戏唱到中午,陈世美的家将韩琪受命追杀秦香莲,又放走秦香莲,韩琪自刎,秦香莲拉着儿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戏了。看戏的不肯走,大家齐声吼:“杀了陈世美!”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掌班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不敢在前台露头,赶紧溜到后台。这时,唱《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他问:“台下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掌班的一见“包公”,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推着他说:“快,快到前台接着往下唱。” 

“包公”说:“你急糊涂啦!我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咋能同台唱戏?”“哎呀,事到这般时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说,“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可以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 

黑脸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班人马上场了。唱到他将陈世美一铡,台下欢呼起来。从那以后,小戏《秦香莲抱琵琶》就变成大戏《铡美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