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2024-05-09

1. 保险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在整个2015年,不论是拓展服务领域,还是提升服务功能,中国保险业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如新“国十条”提出的目标:要使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完善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2015年对保险行业而言是可喜的一年,在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总体环境中,中国保险业得益于政策引导,呈现出“逆势增长、一枝独秀”的爆发状态。中国保险业总资产预计今年全年会超过12万亿元。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保险市场,13亿人口总量蕴藏着巨大的保险商机和市场需求。今年1至10月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5%。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险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2. 保险行业的经济环境

简单的归纳成以下五个方面。1、保险行业是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器。相信经历过灾难的人们,他们在那种绝望的情况下,如何才得以解脱的。比如5-12大地震、车祸、疾病、其他灾难降临的时候,保险可以让个人脱离困境,社会才得意稳定,国家才得意健康发展。2、保险行业是社会经济的助推器。保险公司将客户的保费投资金融或其他有前途的行业,从而使这个部分的资金升值,反过来又让入保险的客户得到更大的利益。社会闲散资金得到了更大作用的发挥,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3、保险行业是个人创业的良好选择。如果一个人不选择职业经理人的话,就应该是个人创业了。个人创业有很多选择,其中选择保险代理,应该是低投入、高回报、可塑性强,但是挑战也很大的事业。个人估计,许多的人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其中原因,现在还只能够是想象了。4、保险行业是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无论是收入还是晋升,全靠自己的努力发挥,规则明确,考核透明,因此一切都是积极的。5、保险行业的可塑性很大,有很多发展的机会再等着你。你每天都有机会去面对新的挑战,不断的改变自己塑造自己,从而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向成功的彼岸逐步靠近,向自己的理想奋进。但是,我想要做好保险,一定要有四心:远大目标的企图心、充分的自信心、爱人爱己的爱心、用不懈怠的恒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保险行业经营环境分析

第三讲职业环境分析所谓职业环境分析,就是要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职业环境分析的要求是,通过职业环境分析弄清职业环境对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及作用,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衡量、评估并做出反应。关注当前热点职业有哪些?发展前景怎样?社会发展趋势对所选职业有什幺影响?要求如何?总的来说,职业环境分析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社会环境分析和组织(企业)环境分析。一、社会环境分析所谓社会环境分析,就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社会环境对我们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包括国际、国内与所在地区3个层次的分析,来了解和认清国际、国内和自己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制建设、政策要求及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寻求各种发展机会。总体来说,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与全球一体化接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因此,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职业环境的变化。据我国权威部门预测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后几年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将有较大的变化。急需的人才和有前途的职业主要有以下10大种类。(一)、高新技术人才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兴起,是一批高科技人才研究、开发的结果。当代任何一个国家,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必须拥有相当规模的杰出科学家,并使科学家队伍平均年龄尽量接近“最佳年龄区”。据权威调查统计,重大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峰值为37岁,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可见高科技人才竞争的焦点是年轻科学家。目前我国已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其目的就是使中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高等学校中与高新技术相关的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等。(二)、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积累和传播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在荧屏上纵横东西南北、Internet,跨洲连洋的今天,我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信息时代的魅力,信息已成为人类最大的资源及财富。信息服务业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人员数量并不多。近年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末全国信息服务企业有8万多家,110多万人。到2010年,我国从事信息服务所需人员将达700万~900万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信息服务网。高等学校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得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的21世纪,对我国机械行业40余万家企业而言,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就是保证其生存的“新鲜血液”。高等学校中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四)农业科技人才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目前农业的现状。人口在增加,耕地却在减少,中国人将来吃什么,已是国内外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农业科学家们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的新思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21世纪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不是几十万,而是几百万。所需人才的专业门类,不仅包括传统的农、林、畜、牧专业,而且还需大量的生物工程、海洋养殖耕作等现代化的新型专业。与农业科技相关的专业和职业有: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草业科学、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科学、蚕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五)环境保护技术人才我国的环保产业一诞生,就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一支劲旅。目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前,环保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是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据权威统计,我国环保产业人员约为7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4万余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近2000人,中级职称1万余人。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长江上游每增加一个亿的产值,下游就要损失10个亿。由此可见,现有的环保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急需大量的环保科技人才。与环境保护技术相关的专业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六)、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2l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遗传基因、克隆技术、生物芯片、基因药物、基因治疗,这些高科技、新发现的不断发展,使生物科学对社会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现代生物学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心科学”。众所周知,生物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最令人鼓舞的前沿科学,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领域都具有很大的经济前景。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新的产业,而且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物、能源和环境三大危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近几十年来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培育、招揽生物技术人才。与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相关的专业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七)国际经贸人才在世界经济中,国际性的营销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求经贸人员不仅具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听、说、写、译的外语能力,还应懂得国际外贸知识、国际贸易谈判规章和国际经济法律、营销技术、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等。目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为数也不多。在2l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大批量地培育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国际经贸相关的专业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金融学等。(八)律师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企业不但希望有个出色的法律顾问,帮助企业挣得更多的利润,个人也十分需要私人律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社会对律师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我国当前律师人才十分缺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取得律师资格的专职律师还不到2万人,平均每10万人口只有两名律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如果按每万人需要1名律师计算,我们十几亿人口就需要100多万名律师。因此,未来律师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可观。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法治文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全面展开的法治实践需要先进成熟的法学理论的指导,法学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法学专门人才可在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公安等部门工作,也可从事立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工作。(九)保险业精算师“精算师”称得上保险业的“精英”,是集数学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投资学家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不仅要具备保险业的专门知识,而且还要具有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我国的保险法规定,经营保险公司必须聘用一名金融监管部门认可的精算师。而据中国保险学会介绍,目前在12亿中国人中却只有几十名严格意义上的精算师,这种状况显然无法适应我国保险业迅猛发展的需要。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精算师的市场需求量将在4000名左右。保险专业精算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经济学基础和外语基础,掌握从事保险精算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熟悉保险精算技术和经济活动定量分析。在国外保险公司中,精算师是所有业务,特别是产品设计的绝对核心,保险公司的每个部门几乎都有精算师参与工作。而我国保险市场正在起步阶段,国内消费者的投资理念与国外有很大差别,所以“洋”精算师对中国的市场环境不是很了解,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本土精算师熟悉国情了解市场,有助于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国内的保险监督委员会、各大保险公司、高校、已获准开业的外资保险机构、合资保险机构、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银行系统等单位都对精算人才有较大兴趣。(十)物流专业管理人才作为与能源、信息流并列的物流业,是继劳动力、物流资源之后的第三个利润的源泉。据有关人士预测,仅全球快递营业额,将从1996年的350亿美元发展到2016年的2850亿美元。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物流及相关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剧增,在物流这个领域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资金、技术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知识、观念和人才上的差距。例如,当前国内企业超过1000万家,而真正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业管理流程的不过万家。搞好物流,人才是关键。在上海去年首次颁布的人才开发专业目录中,现代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急需引进的13类紧缺人才之一。近几年,既具有商科背景,又懂得物流管理的,并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中高级物流专门人才迅速走俏,甚至出现“二三十万年薪,虚位以待物流人才”。今后3~5年,需要培养、引进大量的专业物流人才,因此物流专门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包括物流系统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熟悉国内进出口市场业务的中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商务谈判代表、外语人才等。二、组织(企业)环境分析进行全面的组织环境分析是我们“知彼”的核心,毕竟你所选择的这个组织(企业)将与你息息相关。况且,在面试过程中,考官一般都会比较欣赏那些对本行业、本企业的有心人。组织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环境分析。(一)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目前从事或拟从事的目标行业的环境分析。其内容应包括行业的发展状况、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该行业的影响,目前行业的优势与问题、行业发展趋势等等。行业与职业不同,行业是企业的集合。从事同类产品的生产销售企业或提供类似服务的企业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形成一个行业。例如,家电行业,就包括生产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不同类型具体产品的若干家企业。在同一行业内,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例如同在保险业,可以作保险业务员,也可以是人力资源部经理。在分析行业环境时,一定要结合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趋势。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会使某些行业如同夕阳坠落,逐渐萎缩、消亡;更有许多极具发展前途的朝阳行业不断出现、发展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国家政策的影响,要了解国家对某一行业是支持、鼓励和引导,还是限制、控制和制约。要尽量选择那些有前景、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例如,我国近年来狠抓环境保护,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中控制化学制品的使用,开发“绿色食品”等等,使环境保护产业如初生朝阳,充满生机,导致环保设备生产、环保技术咨询等行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而这时如果不了解情况,为了一时利益,盲目进入那些污染后果严重的行业谋职,必将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二)组织(企业)环境分析组织(企业)环境分析尤为重要。个人在选择组织(企业)时有必要通过个人可能获得的一切渠道,比如,可以通过公司所在地的新闻出版机构的新闻线索,来了解该组织(企业)产品及服务的详细情况和富有深度的财政经济状况;通过有关书籍和企业发展史、当地各种商业活动、企业人物获奖的细节也能了解到可供参考的资料信息;另外公司的网站上介绍公司价值观念的那些主页也会透露一些企业文化的有关线索;至少还可以通过参观或参加面试时的谈话资料和知识背景来充分了解和考虑各种因素。企业环境分析包括:用人单位的声誉和形象是否良好?组织(企业)实力怎样?在本行业中的地位、现状和发展前景怎样?所面对的市场状况如何?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怎样?能够提供哪些工作岗位,是否与自己适合对路?有无良好的培训机会?企业领导人怎样?企业管理制度怎样,是否先进开明?企业文化是否与自己吻合?福利待遇是否完善等若干方面。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1、企业实力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如何?企业目前的产品、服务和活动范畴是什幺?企业的发展领域在哪些方面?发展前景如何?战略目标是什幺?技术力量和设施是否先进?在本行业中是否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是发展扩张,还是倒退紧缩,处于一个很快就会被吞并的地位?谁是竞争对手?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如何?要仔细观察是真正在“做大”、“做强”,还是空有其壳?有没有长久的生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是扁平的还是等级制的?等等。2、企业领导人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抱负及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个人在职场的运气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你的老板。很多成功的大企业都有一位出色的企业家作为掌舵领航人。当然炒老板鱿鱼也是职场的一道家常菜。因此,要了解企业主要领导人是真心要干一番事业,还是想捞取名利?管理是否先进开明?他有足够的能力带领员工开创新天地吗?他有没有战略眼光和措施?他尊重员工吗?3、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除了很好的福利、吸引人的薪酬、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出色的管理之外,优秀的企业还会创造积极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感到快乐和受尊重,而使员工工作更有创造性。员工与企业相互配合是否良好的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因此,在求职时选择什幺样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你觉得最舒服,才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制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培训制度等,尽可能了解这些信息,了解企业在组织结构上的特征与发展变化趋势,分析这种安排对自己的未来可能带来什幺样的影响。特别要注意企业用人制度如何,能否提供教育培训机会,提供的条件是什么?自己将来有没有可能在该企业担任更高级的职务或担负更大的责任?个人待遇提升的空间有多大?是基于能力还是工作年限?企业的标准工作时间怎样?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变通的?当然也还要考虑企业提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与行业内其它公司比较如何?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应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个企业中有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衡量自己的目标能够在该企业得以实现的可能性。三、职业期望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梦想。这个梦想将引导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人们在展望未来职业生涯的时候,不能仅为赶时髦仓促决定,而是首先要做到内省,明确做什么能给你带来最大的满足和快乐。人人都想拥有一份好工作,但究竟什么是好工作,每个人的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毕竟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经历、能力、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环境、经济地位、宗教信仰等等是有差异的,这些都显著地影响着求职者对职业的追求和期望。职业期望决定了人们对求职的表达、动机和目标。所谓职业期望,是指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求和向往。人类社会自从有了职业,人们就有了职业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不断分化和新职业的产生,人们的职业期望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职业期望是复杂多样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职业期望都能变成现实。一个人的职业期望能否变成现实,主要看其是否合理。任何一种职业的选择都要受到社会需求、自身素质以及其它的社会因素的制约。有研究显示,许多求职者尴尬境遇都是由一些心态上的误区造成的。大部分人并不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幺,而是选择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或采纳周围亲朋好友的意见;也有的人知道他们想做什幺,但却往往不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的人害怕失败,不敢去追求他们真正想要做的事业。即使那些表面上看来风光无限的成功者,有时也会觉察到他们职业上的自我与真正的自我相差甚远,每每会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哲学家查尔斯•汉迪花了很多年时间才弄清楚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在《未来的工作》一书中写道:“我在我的前半生,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想努力成为另一个人。在中学读书的时候,我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在大学里,我想成为一位备受社会尊敬的社会名流;大学毕业后,我努力做着一个成功的商人;再后来,我当上了一家企业的主管。但我很快发现,在上述任何一种身份上我都不会成功。但这样的认知不会阻止我一试再试,同时我对自己沮丧无比。问题就在于我努力成为另一个人,却忽略了我可能成为的那个人。我只是跟随时代的大潮和惯例,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成功,在别人已经界定好的社会阶梯上努力攀爬,在此过程中积累物质资料,建立人际关系,而没有努力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汉迪总结了很多人的想法。历史上充斥了无数个这样的故事:某某人由于刹那间的顿悟,改变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实现了真正的梦想。因此,人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应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职业期望有一个客观科学的分析,在求职实践中尤其要防止和摒除各种不合理的职业期望,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个人素质优势以及客观的社会需求为基础,确定合理的职业期望。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险行业经营环境分析

4. 保险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保险行业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一.外部环境分析1.社会一般环境: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经济发展过热,CPI持续上涨。2.保险的特殊环境:由于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较晚,行业不成熟,市场混乱。保险产品基本本复制国外。体现保费较高。同时,消费者对保险行业失去信心,甚至反感保险。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保险行业严重缺乏人才,市场前景广阔。二.个人分析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平时)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杂文,尤其爱看军事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耐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数学相当不错。三.解决个人分析中的劣势和缺点1)恒心问题: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2)耐心问题:通过做日常生活的事情,比如钓鱼、拼图、围棋等等来慢慢锻炼自己的耐心。四.确立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精算和营销员两方面发展。围绕这两个方面,本人特对未来五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1、20XX——20XX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具体规划见后)。2、20XX——20XX年,熟悉适应期: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完成主要内容:(1)学历、知识结构:通过中国精算师考试(9门),拿到理财规划师等资格认证。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3、20XX——20XX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五.结束语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通过这次职业生涯规划,我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确立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职业定位,这样就可以使自己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当然,计划虽好,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其具体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效。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计划随时都会遭遇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有清醒的头脑,客观的分析和全面的认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抱负和追求,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信念,必须持之以恒,必须脚踏实地!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5. 保险业宏观经济环境

企业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企业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和文化环境。一、企业政治环境分析政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要考察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政治因素及其运行状况是企业宏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政...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险业宏观经济环境

6. 目前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外资公司与合资公司,虽然其数量已占大陆保险公司总数的56.7%,但它们100%分布在沿海与发达城市,又没有遍布的分支机构,所以其市场份额仅占0.69%。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按照规定程序正式批准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仅9家、经纪公司3家。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十几年来,我国重视直接保险市场的建设,忽略了对再保险市场的培育,导致国内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分保计划安排不当经常造成损失;同业间信任不足,再保险行为不规范,外币保险业务过份地依赖国外再保险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对保险监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保险监管机关建设和监管力度与保险业的发展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近20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10年之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保险市场体系化。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经营业务专业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市场竞争有序化。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化竞争状况,其结果既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搞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提出了加强保险监管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这就是:加强保险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保险业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险法规和完善保险机构体系与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保险监管,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保险产品品格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它们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刹手锏。保险制度创新化。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逐步放宽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准备金所形成的巨额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投资房地产、股票、各种债券,实现投资多元,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

7. 保险行业的现状分析

行业发展现状
1、保费规模及赔付支出
——保费规模:疫情加速健康险投保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健康险的原保费收入逐年上升,商业健康保险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多层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截至2020年保费收入已达8173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31.2%。其中,2016年前健康险保费增速较快,而由于2016年76号文规范短存续期产品、2017年134号文限制快速返还型产品,万能险和投连险销售受阻,导致健康险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1月新冠疫情的爆发,促使人群健康险的投保意识提升。
2020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幅明显高于寿险,尤其在我国疫情最为严重的2月,寿险负向增长,而健康险却逆势上升。2021年由于部分重疾险、短期健康险产品调整,保费收入增速预计有所下降。

——赔付支出:健康险补充保障力度不足
2011-2020年我国健康险的赔付支出占比快速提升,2012年以来,我国保险公司健康险赔付支出保持约30%高速增长,健康险发展成为我国保险赔付支出增长最快的险种之一。但由于我国健康险发展较晚,其所发挥的补充保障作用较低。截至2020年,健康险的赔付金额占比为5.8%,根据中保协数据显示,2017年发达国家的商业健康险赔付占比已达10%。

2、人均保费密度与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
2011-2020年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持较快增速。然而,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外成熟市场存较大差距。截至2020年,我国的健康险保险密度为581.6元/(人/年)。然而,日本、德国等保险市场成熟的国家,保险密度于2018年已达3000-4000元/(人/年)。

自2011年起,我国健康保险保费社会乱说持续增长,2020年为0.8%,但与发达国家及地区仍有不小差距。

3、健康险险种结构:疾病和医疗保险为主力产品,长期医疗保险少
疾病和医疗保险为主力产品:截至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产品库中的人身险公司的健康险产品共计4669款,其中疾病保险2036款,医疗保险2470款。而医疗保险产品中,1461款为不可单独购买的附加险产品,医疗保险的主险产品相对较少。另外,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险和医疗意外险数量仅为28、98、2款,产品数量极为有限。

医疗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和重症保险之间的补充保障产品,广受人群追捧。但目前的人身险公司经营的医疗保险产品中83.7%都为一年以内的短期医疗保险,一年以上或者保证续保的产品选择匮乏。且由于医疗数据获取难,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2020年的健康险保费平均单价为1918.9元,较2019年降低5.6%。

保险行业的现状分析

8. 保险行业宏观经济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假如未来5年,中国GDP保持7.5%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保持3.5%的水平,人口出生率每年自然增长率保持5‰的增长速度,那么到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平均收入有望超过5万亿元。根据上述的保险市场保费总收入规模的预测,假定财产保险的占比每年提高2%,那么到2018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规模有望达到2.48万亿元,占比有望上升到48.50%。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促进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客户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等。而从细分领域来看,机动车辆保险是促进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保险产业正处于开发和深化的高增长阶段。2001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为2109亿元。从1997年至2001期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同期7%—8%的经济增长率。同一期间,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量也从1725亿元增长到45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将近28%。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