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叫黑土地的理由

2024-05-09

1. 东北为什么叫黑土地的理由


东北为什么叫黑土地的理由

2. 东北的黑土地为什么是黑的?

东北黑土之所以是黑色的,是因为有机质含量高,是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栽培而闻名,被称为 "粮仓 "的中国东北黑土是如何形成的?有人说是大自然染成的,有人说是中国东北的气候形成的。其实,中国东北的黑土起初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上,但由于中国东北的土壤是一种黄粘土,而且在这种黄粘土下面还有一层沙石。

由于黄粘土的粘性很大,到了夏天,雨水比较多,而土地本身的透水性不好,所以会导致土地上层出现积水现象。在黑土区的开发和耕种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如美国、乌克兰等地的 "黑风暴"。

此外,在秋季,大量的树叶和动物残骸被留在土地上层,冬季气温下降较快,导致土壤表面的有机物来不及分解,一年下来,黑土堆积成山。黑土地是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演变形成的腐殖质,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种而闻名于世,被称为 "粮仓"。因为需要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土壤中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任意插柳树成荫,手抓一抓出'油'"毫不夸张地说,这让黑龙江人曾经非常自豪。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3. 什么是东北黑土地?

一、东北黑土地形成原因是什么?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冷湿,土壤物质粘重,并有季节冻土层。夏秋多雨,土壤常形成上层滞水,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漫长的冬季,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土体内盐基遭到淋溶,碳酸盐也移出土体,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中铁锰还原,并在旱季氧化,形成铁锰结核,特别是亚表层表现更明显。
所以,东北黑土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是一种特殊的草甸化过程。


二、东北黑土地指的是哪里?
我国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生产约225-250亿kg的商品粮。以弯月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黑土地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总面积为一千万公顷,目前已开垦出耕地七百多万公顷,其粮食产量已占两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三、东北黑土地的优势是什么?
自然状态下,黑土腐殖质层可厚达1米,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黑土开垦后,腐殖质含量下降,因母质粘重,土壤侵蚀明显,这是黑土利用中需引起注意的问题。东北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区是重要的粮食基地。适种性广,尤适大豆、玉米、谷子、小麦等生长。

由此可知,黑土地是非常珍贵的土地资源,可以说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但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所以,让我们一起参与保护黑土地的行动中,打赢黑土地“攻坚战”!

什么是东北黑土地?

4. 为什么我国东北是黑土地?

从大角度说是由于热力环流
从小角度说是由于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非地域性综合影响形成的
中国自然带大致分东部季风区森林区,西北内陆区草原沙漠区,青藏高原高原植被区。你所说的地域范围属于东部季风区(我国东南沿海都在此范围内)。
则自然植物从南到北依次是常绿阔叶林(长江以南)(土地是砖红壤)(可供茶叶生长),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以南)(红壤)(可供茶叶生长),针阔混交林(秦岭以北)(灰钙土),针叶林(灰土黑土)。东北的黑土地是在那样特定环境下由大量的腐殖质常年沉积成的,
补充:我国特有的几种土地:水稻土(长江流域),紫色土(四川盆地),黑土(东北平原)。而茶叶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南岭,江南,华南)。也就是砖红壤红壤地区。

5. 东北还有黑土地吗?

东北还有黑土地,但是黑土层已经变薄。
中国东北黑土区刚刚开发时,土壤中黑土层厚达80厘米,有机质含量高达5%~7%,在近百年的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
开发北大荒数十年来,黑土层正以每年2~10毫米的速度在变薄。据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科技科科长许靖华的调查,目前耕地中的黑土层平均厚度只有20多厘米。就目前的速度,治理现有水土流失面积需要50年。如果不加快治理,再经过四五十年,东北黑土层也许将不复存在。

东北还有黑土地吗?

6. 东北的黑土地与我们当地的黑土地有什么差别?

东北的黑土地与我们当地的黑土地是不一样的,东北的黑土地更加肥沃。
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
因为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400年的积累,所以土层中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随意插柳树成荫,手抓一把攥出‘油’”的说法丝毫不夸张,这使黑龙江人曾经深感自豪.

7. 东北的黑土地是怎么形成的?

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不可再生土壤资源。我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东北的黑土地是怎么形成的?

8. 东北的黑土地是怎么形成的

一、蒙脱化过程
蒙脱石占优势的粘粒矿物组合是黑土中活跃成土过程的基础。黑土的蒙脱石由两个途径而来:
1、由母质中继承下来,如较湿润气候下的冲积物、钙质岩以及火山碎屑物质多富含蒙脱石矿物,成土环境延续了蒙脱石的存在;
2、新生成作用,即在含有盐基和二氧化硅的碱性水溶液作用下,通过非膨胀性铝硅酸盐粘粒的复硅作用而产生,或者由原生矿物向次生矿物转化而成。印度德干高原的一些黑土,苏丹、埃及尼罗河冲积发育的黑土、美国南部大平原的黑土,其蒙脱石矿物都是继承母质而来;
而南非、肯尼亚、以色列、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些基性火山岩发育的黑土,蒙脱石的新生成作用是主要的。
新生成作用也是中国一些黑土中蒙脱石的重要成因。在低洼地发育的黑土,由于地形因素引起地球化学过程中物质分异,风化物中丰富的溶解硅和盐基有利于蒙脱石的合成;
分布于低丘、台地等正地形上的黑土,其蒙脱石则多由原生矿物转化而来,如福建漳浦由暗黑色气孔状橄榄玄武岩风化物发育的黑土之所以富含蒙脱石矿物,是由于该种母质中的玻璃质在重结晶过程(又称脱玻化)中,伴有广泛的蒙脱石化,形成大量的蒙脱石,成土时间尚短,这些蒙脱石矿物得以大量保存于土体中。
二、开裂过程
开裂过程是黑土另一主要成土过程,这是富含2∶1型膨胀性矿物的粘质土壤在明显干湿季气候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土壤干燥时土体强烈收缩并形成纵横裂隙,深可达1米以上,地表附近的宽度可达10厘米。深大裂隙的形成,对掺混土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干燥时,大裂隙的边缘受到降水、动物活动、人类耕作等作用,上层物质向下跌落,填充于裂隙内,重新湿润时,土壤膨胀,裂隙闭合,土体底层因增添了额外物质,膨胀后必然要产生较大的体积,造成挤压使土壤向上运动。
如此经过多年循环,下层物质进到表层,而上层物质降到下层,这称为自翻转作用(又称自幂作用)。
这种机制赋予黑土剖面性状的特殊性:
1、剖面均一化,即在裂隙所达到的颇大深度内,土壤变成了均质体,发生层分异不明显,土色、质地、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有机质与矿物质充分混合而高度复合。
2、具有滑擦面和楔形结构,表下层土壤受挤压而相对移动过程中造成明显程度不同的劈理和磨光面(滑擦面)。楔形结构是土壤基块受到由倾斜方向膨胀压产生的剪切力作用而造成的;
3、地表出现粘土小洼地,是由干湿交替引起两裂缝间土壤“隆起”而产生的小起伏微地形。
此外,下列现象也是黑土中自翻转作用的佐证:
在新开挖剖面的心土层中夹有植物残落物,说明有上部物质陷落到下部;有些质地匀细的黑土,表层却常能见到石块,是下部物质被挤到上部的结果;显微镜下观察,有些黑土在不同深度局部可见破碎的淀积粘粒胶膜,这是由于土壤翻转作用使原先形成的胶膜破碎,拌入整个土体。
应该指出,开裂过程是黑土的普遍现象,但土壤自翻转作用的强弱,与气候干湿交替强烈程度、植被茂密程度、人为利用频繁与否密切相关,据报导,中国黑土的自翻转作用不甚明显。

扩展资料
一、我国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生产约 225-250亿kg的商品粮。以弯月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黑土地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
总面积为一千万公顷,目前已开垦出耕地七百多万公顷,其粮食产量已占两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黑土层厚度为三十至一百厘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
二、全世界仅有四大块黑土区:
1、是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
2、是分布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
3、是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是被誉为"北大仓"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4、南美洲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Pampa)大草原,76万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土 (土壤的一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土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