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文化的作者简介

2024-05-13

1. 数学与文化的作者简介

齐民有 1930年出生,安徽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一直在武汉大学数学系工作,历任数学系教师,博士生导师,曾获1987年自然科学奖四等奖,曾任武汉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组成员,中国数字会副理事长。--------------------------------------------------------------------------------

数学与文化的作者简介

2. 数学与文化的介绍

《数学与文化》,主要阐述了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数学的特点,读后可让我们感觉到数学对于人类的积极作用。阅读时要把握提示语,提取概括句。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特点作仔细的分析,找到数学与文化的关系、数学与人类的关系。

3.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1.天文学,计算机领域,经济学,建筑学,军事领域,金融业,航天,统计学等。 2.没有诺贝尔数学奖,但约翰·福布斯·纳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 3.无理数。导致了无理数的出现,丰富了数学。 4.不是。微积分中无穷小量的决定。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 5.陈景润,王元,潘承洞。推动了数学本身的完善,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带动其他学科。 6.祖冲之计算了圆周率,赵爽证明勾股定理,杨辉根据贾宪三角整理成杨辉三角。《周髀算经》,《九章算数》。 7.两汉,魏晋南北朝,宋元。其中宋元达到最顶峰。 8.对数学的不断完善。费马数,歌德巴赫猜想,罗素悖论。 9.有,罗氏几何和黎曼几何。黎曼几何。 10.抽象性,精确性,应用的广泛性。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到生产,军事,科研,从卫星到核电站,从天气预报到家用电器,数学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周围。 11.秦九韶 《数学九章》“正负开方术”“大衍求一术”。李冶 《测园海镜》。杨辉 《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乘除通变本末》《日亩比类乘除算法》《读古摘奇算法》《算法通变本末》“垛积术”。朱世杰 《算学启蒙》《四元玉鉴》。 12.通过学习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我知道了人类诞生后便有了数学,数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进步,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我们在数学上既要大胆猜想,但又不能脱离理论实践,加深了我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我更了解数学的。如今数学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我们要合理的把数学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13.(1)人文教育,通过学习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2)理解数学的知识,深层次看待数学发展。(3)从数学发展的本质对数学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4. 数学文化是啥

狭义: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
广义: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其实它也是一种文化,就象历史文化。

5. 西方文化中的数学的作者简介

莫里斯·克莱因(Morris Kline,1908—1992),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的教授,荣誉退休教授,他曾在那里主持一个电磁研究部门达20年之久。1936年获得纽约大学教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任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电磁研究部主任长达20年;担任纽约大学研究生数学教学委员会主席11年;拥有无线电工程方面的多项发明专利。他的著作很多,包括《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和《数学与知识的探求》等。

西方文化中的数学的作者简介

6. 数学与文化的内容理解

在当代社会,探讨数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一般公众可能会有更多的陌生感和畏惧心理。因为现代数学的发展,毕竟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视野和经验,变得越来越抽象。如果不从人类文化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很难激发起人们的兴趣。作者在第1段中正是选取了这样一个切入点,大声疾呼:“请注意,数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然后,由浅入深地概括了数学在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地位:数学首先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和工具,也是“科学革命的旗帜”。理解第一点似乎不难,因为这差不多已融入现代人关于数学的模糊的认识中;但理解第二点,则需要对近现代科学史有一定的了解,作者在后文中也着重列举了这方面的例子。课文的2~5段是主体部分,主要讲了数学文化的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这是从数学学科本体方面来论述的。请注意这里所用的修饰、限定词语“完全确定”“完全可靠”,这正是数学有别于其他知识之处。作者举的“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例子,是初学平面几何必学的内容,浅近易懂。然而作者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进一步在更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论述数学的这一特点,从古希腊的文化背景中来思考问题。古希腊的智者由于坚信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并可以用永恒的法则来表述它,才发展了数学精神,也强化了用演绎的形式进行严密推理的“逻辑方法”,这就保证了数学成为一门确定可靠的知识。第二,数学的简单性、深刻性、统一性。这是从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即作为一种科学语言方面来论述的。这种理念也根植于古希腊科学哲学思想,并越来越为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所证明。所谓简单性,是指大千世界纷繁的表象可以用很简单的定律来解释。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物体间由于质量而引起的相互吸引力的基本定律),既可以解释苹果落地,也可以解释行星运动;所谓深刻性,是指数学可以找出物质世界的一些终极答案,如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就揭示了质量(m)和能量(E)的相当性;所谓统一性,是指数学可以对不同的物质现象作综合的解释,如麦克斯韦方程组就统一了关于电和磁的理论。第三,数学可以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数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的历史。很多概念从无到有,许多方法从旧到新。到了现代,数学更对自己的科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反思。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大会上所作的“数学问题”的讲演,他根据19世纪数学研究的状况,对各类数学问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作了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涉及现代数学大部分重要领域,推动了20世纪的数学发展,数学史上称之为“希尔伯特数学问题”。课文6~8段,作者简单论述了数学对其他人类文化和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首先肯定数学对其他学科的支持作用,赞美“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最高的成就”,然后从“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和“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两个方面阐述数学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与宗教抗争的历史,就是反蒙昧、反专制的历史。在这中间,数学以它的确实和完美,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并最终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居于统治地位的上帝。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可以说是数学探索精神最值得骄傲的胜利。课文结语,作者满怀激情地提出了他思索已久的中心论点:“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这是发人深省的议论。

7. 数学与艺术的作者简介

姓名:(美)伊凡斯﹒彼得生|译者:袁震东//林磊作品:《数学与艺术:无穷的碎片》

数学与艺术的作者简介

8. 数学是谁创作的

中国是世界上数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在世界古代史上数学成就最多的国家之一。那么,中国古代的数学是谁发明创造的呢?它的创始者究竟是谁呢?它的源头又在哪里呢?这是人们自然而然要关心的一个问题。 然而,由于数学在中国古代产生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数和形的概念并在实践中开始应用这些数学知识的萌芽,而我们现在又找不到确切的记载当时情况的文字材料,所以要探寻中国数学的源头和创始人,就只能到古代的一些历史传说中去寻找有关线索了。 一种传说认为中国数学的创始者是黄帝,最早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工具都是在黄帝时代发明的。例如汉代的一本数学著作《数术记遗》中说,是黄帝发明了数的记法和用法。也有的书中说,最早的算数是黄帝时代一个叫“隶首”的人创作的。又相传黄帝的老师--“大挠”发明了“甲子”。所谓“甲子”,就是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与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配合起来以记年、记月、记日,其中包含了最早的组合数学的萌芽。这种干支记年的方法直到现在还在农历中使用。例如1998年为戊寅年,1999年为己卯年等等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