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一篇

2024-05-09

1. 求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一篇

看了你的选题

(1)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内容要求: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以及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为此做出贡献。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内容要求:谈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并探讨一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适合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3)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我见
内容要求:联系建党九十周年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谈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当前高校如何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你这个我能帮到你  

需要的话 可以Q我

求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一篇

2. 急求一篇【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100年来的中日关系经历了空前的巨大变迁。双方关系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其摆动幅度之大世界少有。其间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从918事变开始长达1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经济社会和人民带来的灾难自不待言,对战后至今甚至今后一、二十年的中日关系(尤其是中国人的对日观)仍会带来深远的消极影响。
  侵华战争为何发生?它既有帝国主义列强竟相分割世界的背景,又有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导之内因。这场战争给21世纪中日关系留下的最大经验教训是:
  在主权国家时代,每个国家都有寻求本国发展的权利,不应以牺牲别国利益为前提。追求一时得益而伤害其他民族对本国长期利益的损害远大于一时的收益,实际上得不偿失。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主张在国际关系上推行“王道”以取代西方的“霸道”,还主张亚洲各国平等联合。这就是强调东方国家之间的关系要以德为上,互相留有余地,不乘人之危、逼人到墙脚,不能套用西方列强和殖民主义者的做法。这一主张对21世纪的中日关系和亚太合作仍有启示。
  历史问题迄今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日本不能在彻底深刻地反省、总结近代侵华战争的前提下早日面向未来,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大遗憾。但受到损害最大的是日本自己。这成为日本与周围各国建立互信的一条鸿沟,也使日本在成为“普通国家”、得到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席位、在世界上发挥其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作用等问题上无法取得中韩等国的由衷支持。
  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怎样重新把握和处理这一敏感问题,使之纳入到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轨道上来?
  中国一直要求日本干干净净地解决历史问题,除了感情因素外,可能主要还是出于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疑虑。此外,似乎还一种中国式“治病救人”的善良意识,期待日本能够像德国那样有大国胸怀,“尽快解脱历史包袱”。军国主义复活已几乎不可能,对此国内现在有了一定的共识,对日本国内大部分国民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意识及其社会状况国内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意识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应给中国带来自信,带来新的视角和更宽的视野,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复活军国主义的一大牵制。
  而中国希望日本有德国那样的表现,这本身是否可以说是期待过高?某一位驻日大使说过,日本历史上没有过真正的世界大国意识,总是跟着别的强国走。明治维新以前是跟中国,之后是“脱亚入欧”靠英国,二战其间是有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才敢挑战美苏,战后则奔走于美国的车前马后。而德国的确是世界大国,不怕否定自己的过去以求得东山再起。对日德在历史问题上表现的巨大差异,日本政学界有不少人以“中日两国的历史观不同”“日本与德国情况不同”来搪塞。不管其辩解的内容如何,在有没有大国心胸、大国战略这一点上,他们也许是对的。或许可以说,期待日本痛痛快快地解决历史问题然后“重做大国”,这是一个过于善良的美好的愿望?既不可教也,奈何再三诲之?
  关键是,什么对中国最重要、最有利?与日本的经济合作,对中国的现代化非常重要;与日本人民的相互信赖合作关系,真正有利于地区和平;与日本的政治外交合作,对中国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共同创建亚太新的合作机制、阻止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本地区为所欲为有决定性意义;与日本搞好关系,也是包抄了台独势力的后院。反之,如果中日交恶,对中国内政外交都没有什么益处,只有美国高兴,日本右派高兴,台独高兴。也许有人会说“宁失千金,要争这口气”,但中国现在有了比争一口气更高的目标。
  我觉得,在内外形势、内政外交的工作重点发生变化后,不管对方如何,“以我为主”地进行一些对日政策的调整,可以从解放战争中毛主席对滞留和离开陕北的两次定位上得到一些启示。1947年3月,胡宗南攻占延安,毛带着小部队在陕北山区与之周旋,并宣布不收复延安就不离开此地。但到了48年3月,尽管延安尚未收复,毛带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前者着眼于把国民党军队机动力量牵制在黄土高原,是正确的决策;而后者是因为全国战局已发生了根本转折,毛把目光放到了解放全中国这一更大的目标上,历史证明,也是正确的决策。
  概而言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权衡历史问题与国家最高利益这两者的关系。过去中国没有精力和自信去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所以眼中更多的是盯住日本,必然重视历史问题。但是中国的外交重点已转为建立亚洲多边合作、经济共同体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那么就必须对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重新定位,即如何不使历史问题影响中国更远大的国际战略?
  在靖国神社(主要是指日本政府领导人对A级战犯牌位的参拜)问题上中国没有什么退路,让中国人民在现在的状况下忘记那场战争也不可能,所以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抗议、反驳、批判,但不必把历史问题当作整个中日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而是把它当作一个部分,使之不影响其他方面的正常交往,并在扩大交流、争取更多日本国民支持中日友好的过程中予以解决和超越。借用日语的说法,前者是“入口”解决法(即先解决历史问题然后发展关系的思路),后者是“出口”解决法(主张在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予以解决的思路),两者都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意味着是单方面退让,而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的高层次思考,是要寻求一种既不回避历史问题又对中国国家利益最为有利的模式。

3. 《形势与政策》论文

要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农村女大学生是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外界的因素。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还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等消极的社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和学生自身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成因;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 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 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 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 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 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 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应从“大一”就开始,为农村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请一些成功就业的农村大学生传授经验,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求职前对女大学生在形象礼仪、个人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 
   
  (三)政府的扶持 
  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前,政府首先应废止一些限制外地生源的歧视性规定,可组织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等,给农村女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环境

《形势与政策》论文

4.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
                      学习形势与政策才能够把握住现在的形势,力求做到更高的人生目标。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几篇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优势,成为全天候的反腐利器,形成一支重要的反腐力量。网络在丰富反腐方式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和风险。近年网络监督呈蓬勃发展之势,在反腐的过程中出现了侵犯个人隐私、恶意诽谤、网络暴力等违法问题,严重制约着网络反腐效能的良好发挥。因此,必须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环境,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和完善网络反腐,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网络反腐概述
    所谓网络反腐,就是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化行为的一种方式,是反腐事业的新方式。在本质意义上,网络反腐整合了三方面的内容,即网络、民意和执政能力。网络在吸纳民意、有效整合民众智慧和意见的同时也为执政者和施政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崭新的对话方式,可以更清晰、理性、全景式的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从而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网络反腐依托网络的鲜明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惩治腐化的进程。网络反腐对腐化分子形成了一种震慑威力,增强了法纪监督的权威,为我国反腐斗争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渠道;此外,网络民意是对专门机构反腐和主流媒体监督缺位的有效弥补,它与“网络监督”共同构成当今社会一种缓解社会矛盾的社会良性“减压阀”和“稳定器”。
    二、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然而,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网络反腐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国反腐斗争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但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形势,网络反腐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信息发布自由与责任意识缺失并存 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是社会公众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在无需实名登录的情况下,自由地发布信息和表达见解。由于网民素质的层次不齐及责任意识的缺失。使得信息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甚至出现侵犯个人隐私、公开发布谣言、宣泄不满情绪、故意诬告和诽谤以及泄露秘密影响案件查办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络反腐的实际效果。
    二网络暴力倾向难以控制 打草精神消损反腐效益
    目前大多数人的网络法制意识不强,加之管理部门不能时时对各种信息发布者予以有效监控。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网络反腐舆论一旦被煽动起来,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不仅仅指向当事人,对于政府和社会也是一种巨大
    的压力。如果这一倾向继续扩大,从虚拟网络走向现实生活,就直接表现为骚乱事件,影响社会的安定。另外,网民大张旗鼓地公开反腐信息和线索,易于使举b信息过早暴露以致打草惊蛇,让举报对象及早准备,采取销毁证据、事先串通、转移财产等手段来对付纪检部门和司法机关的调查,这给案件查处带来了难度,而使举报人陷于被追求诽谤责任的被动地位,达不到网络监督的最初目的。
    三网络反腐尚未形成制度化
    目前网络反腐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很多网络反腐案件都是网民形成的'巨大舆论炒作后,才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且起初网民关注的焦点都带有很强的娱乐色彩,并非依据可靠的事实或证据才使得腐化官员得到制裁。此外,对于网络舆情,政府的相关部分反应速度明显滞后,由此可能导致被依法惩处的腐化官员只是“沧海一粟”。因此,必须将网络反腐制度化、常态化,使之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更充分地发挥其功能。
    三、网络反腐的制度完善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化体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网络反腐作为舆论监督的延伸和拓展,离不开实体制度作为后盾。网络反腐的制度化,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健全网络反腐的相关法律规定,使网络反腐走向法制化道路。 纵观我国在网络反腐相关领域内的国家立法及规章制度,均未涉及到诸如对网络举报人的保护及政府的信息公开的办法和网络反腐。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及时制定和实施《网络反腐法》、《侵权责任法》等有关网络反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律制度建设,明确网络反腐主体各方的法律责任,使网络反腐能够取得更具实质性的效果。
    第二,完善网络举报制度,促进网络反腐的规范化。网络监督由于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明确的规定,也产生了诸如“人肉搜素”侵犯个人隐私权、民间网络反腐游离于官方反腐系列之外等问题,亟待完善网络监督举报制度。一要加强网络监督法制化建设,提高网络反腐的法制化水平;二要建立网络监督激励制度,对积极利用网络开展权力监督、参与网络反腐并作出积极贡献的个体或组织给予认定和奖励;三是要建立网络监督举报合作制度,促进“官方反腐”与“民间反腐”的有效对接和通力合作,建立官民反腐信息沟通机制。 四是建立网络监督举报监管制度,对恶意制造虚假信息、传播谣言、诽谤和诬陷他人,以及对网络监督举报进行压制、 打击和报复的行为,要依法给予严厉惩处和制裁。
    第三,构建制度化、常态化网络反腐平台。目前我国存在着民间网络反腐网站和官方网络反腐网站,民间网络反腐网站虽发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保障,官方网络反腐网站虽有相关立法但是存在着低效利用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当对两种
    网络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通过立法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网络反腐平台运行秩序;还应加强两者的合作,提高网络反腐信息的质量,增强网络反腐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第四,完善舆论监测引导制度,提高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是要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制度,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积极发现和提取有价值的反腐信息,抓好群众关注的腐化案件查处情况,有效化解不良舆论事件的发生;二是要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制度,广泛宣传有关法规和制度,促使公众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和增强法制观念,引导公众通过网络客观地反映问题、冷静地看待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引导社会公众依法、理性地发表网络言论,使网络监督更加理性和规范;三是要完善网民道德教育制度,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网民思想道德教育,使广大公民提高自律 意识、遵守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网络炒作、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发布信息和发表言论,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第五,完善信息公开、信息披露机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政府应当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与人民交流的平台,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同时,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充分重视网民意见,控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及时、详实地公开反馈对网络反腐事件调查进展情况,表明政府的态度和处理办 法,消除人民的无端猜忌,提高网络反腐的效果。
  ;

5.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2006年居民消费率降到36%,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消费率的持续下降,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因此,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调整和健全消费政策,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要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继续拓展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文化和健身等热点消费。同时,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挥拉动增长的作用。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既是扩大国内需求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村是国内市场的潜力所在。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同时,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年―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9.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次,要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在继续发展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住宅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再次,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托重大项目,集中组织攻关,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现代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抓住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电力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区域结构是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必须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为方向,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纽带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格局。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高度重视并逐步缓解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促进各地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自主创新不足,转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现实看,都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抓紧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要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要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抓手。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抓紧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节能、节水、节材机制。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施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积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加快推进“三个转变”,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报告》在对经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的同时,还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围绕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重大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积极扩大就业,支持劳动者就业和创业,可以增强社会活力。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调动勤劳致富的积极性。通过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通过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将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素质。总之,通过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能够直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报告》突出强调的重要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的生机活力,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基础。《报告》针对影响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重点部署。
  一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税改革不断推进,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的收入比重有了提高,但原有的支出结构尚未调整到位,还不能满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实践表明,现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很难避免一些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进一步界定好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采取有区别的经济政策,不消除行政力量干预经济发展的利益动因,国民经济就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贯彻《报告》精神,要按照履行职责与提供资源相对称的原则,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财税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深化税制改革,引导经济活动主体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促进了现代化建设。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的新形势下,金融体制和结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保障金融安全的任务相当繁重。要按照《报告》的要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着力建设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要扩大资本市场规模,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深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改革,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企业经营效益,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要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及时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国家计划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协调作用。要抓紧改革和完善规划体制,健全编制程序,完善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机制,形成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二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报告》要求,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有: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解决资本市场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用工机制和服务体系,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能反映资源利用和要素使用的真实成本,既不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也不利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价格改革,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当前的重点是理顺水、电、油、气、土地等价格,深化资金、外汇等要素价格改革,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要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通过道德建设、产权改革和法律约束,加快建设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健全并严格执行失信惩戒制度。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和规范水平是市场体系发育成熟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市场认可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在行业内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报告》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平等保护物权,从根本上确认和保障了公平竞争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公有制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才能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活力。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着眼点,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已经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进一步分离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对其他有关行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竞争性业务要放宽准入,对垄断性业务要实行国有法人为主的多元化持股。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切实落实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重点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行业准入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四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近些年来,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目前,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不断增加,对外开放进入了商品和要素全面双向流动的新阶段,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经济利益互相交织,我国对外经济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国际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报告》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出口结构,重视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合理进口国内短缺的技术、设备、资源等产品。
  要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和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完善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对外投资企业要遵守当地法律,参与公益事业,维护企业声誉和国家形象。
  要加强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推进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公平贸易政策,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努力形成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互利互补的关系。
  对外开放越扩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经贸利益的问题就越突出。必须始终牢牢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善于在国内国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在国内国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在国内国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要适应开放型经济的要求,建立统筹内外经济的调控和应对机制,更好地处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把握关键领域和敏感行业对外资开放的程度,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抓住几个重要环节。第一,要认真学习《报告》,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第二,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在经济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放到重要位置,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作责任。第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落实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任务。第四,要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总之,要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调动各方面科学发展的积极性,着力解决一切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6. 求一篇2011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

近期,许多研究机构和专家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进行了判断,笔者经过收集整理,也相应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

对2011年通货膨胀形势,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普遍认为,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对2011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预测值。主要研究机构在2010年11月份之前预测值都在4%以下,但自12月初纷纷大幅上调了原有预测值,目前对CPI的预测已经均在4%以上,最高预测达到5.5%。主要有: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CPI为5.5%;陆挺(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为4.5%;中金公司和高盛的预测均为4.3%;中国人民银行通货膨胀监测分析小组、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预测均为4.2%。

二是关于2011年CPI走势。主流观点均认为CPI呈前高后低的走势,月度涨幅的高点出现在上半年。主要原因是:本轮通胀率加速上升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决定了2011年上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

三是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许多专家认为,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推升2010年CPI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外,2011年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分析主要有: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估计,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坏账损失大约是资产泡沫高峰时价值的10%,美国资产泡沫只要破掉5%就是大约30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不得不购买这些不良资产,前两轮的货币增发量仍远远不够,预计可能仍会实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刘明康(中国银监会主席)认为,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约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估计,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油价将涨至105美元/桶,铜价涨至11000美元/吨,黄金涨至1700美元/盎司。对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分析;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中国经济到了一般所说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开始变得相对稀缺,食品价格上涨会推升工资水平;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趋势正在形成。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专家的看法,认为2011年CPI仍然主要由食品价格决定,而食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已经从“市场投机”因素开始向“生产成本”等中长期因素扩散,预示着通货膨胀压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根据我国物价上涨历史规律计算,2011年CPI上涨的均值约在4%~4.2%之间,但考虑到在较强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的大环境下,天气、疫病、减产等不确定因素都会触发食品价格上涨,可以判断CPI高点将出现在一季度,主要理由是:第一,从CPI翘尾因素看,在2011年一季度为最高,将达到3.8%,全年为3.0%(2007年和2009年12月份的CPI环比涨幅均为1%,2008年受危机影响为-0.2%,所以0.5%的估计是相对保守的。);第二,从新涨价因素看,再考虑到从二季度开始,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农副产品价格将季节性回落。

关于2011年世界经济的走势

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月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源于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脆弱的金融系统、主权债务压力,以及主要国际货币兑换汇率的大幅波动,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世界生产总值增长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也认为,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纷纷削减预算,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将大幅放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认为,全球总需求低迷、金融部门仍然脆弱、公共债务问题、美欧宏观政策空间缩小等因素将导致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并不乐观,全年增长率约3%,比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关于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公共债务、房地产部门等当前突出的问题,部分机构做出了具体的判断,主要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虽然美国GDP总值可望于2011年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就业全面恢复至少需要四年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1年美国失业率平均值仍将高达9.6%,而且全球房地产市场前景黯淡,低迷状态可能持续八年时间;中国社科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预计,到2015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10%,意大利将达到125%,日本达到249%,其中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仍然很突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西班牙的债务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西班牙经济总量更大,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对欧元区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也更加突出。

主要研究机构也认为,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主要理由是:新兴经济体受危机冲击较小,家庭、企业、银行、政府等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加上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内需增长,有效减缓了外部冲击,复苏力度远比发达国家强劲,两者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2011年仍然非常突出。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观点,并认为制约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效应受到限制。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各部门正在修复资产负债表,比如家庭和企业要提高储蓄水平,银行要降低不良资产率,所以宽松货币政策虽然为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和需求依然比较低迷。二是各国间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加息,引发投机者借入低成本的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再投资到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对全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也都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新兴市场仍未能彻底与发达经济体脱钩。世界银行专家对过去30年世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了分析,把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分为“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期性增长”两部分,发现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兴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已经基本与发达国家脱钩,前者明显高于后者3~4个百分点,但“周期性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增强。因此,如果主要发达国家在2011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也有所下降。

7. 形势与政策论文

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

近期,许多研究机构和专家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进行了判断,笔者经过收集整理,也相应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

对2011年通货膨胀形势,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普遍认为,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对2011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预测值。主要研究机构在2010年11月份之前预测值都在4%以下,但自12月初纷纷大幅上调了原有预测值,目前对CPI的预测已经均在4%以上,最高预测达到5.5%。主要有: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CPI为5.5%;陆挺(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为4.5%;中金公司和高盛的预测均为4.3%;中国人民银行通货膨胀监测分析小组、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预测均为4.2%。

二是关于2011年CPI走势。主流观点均认为CPI呈前高后低的走势,月度涨幅的高点出现在上半年。主要原因是:本轮通胀率加速上升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决定了2011年上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

三是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许多专家认为,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推升2010年CPI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外,2011年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分析主要有: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估计,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坏账损失大约是资产泡沫高峰时价值的10%,美国资产泡沫只要破掉5%就是大约30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不得不购买这些不良资产,前两轮的货币增发量仍远远不够,预计可能仍会实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刘明康(中国银监会主席)认为,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约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估计,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油价将涨至105美元/桶,铜价涨至11000美元/吨,黄金涨至1700美元/盎司。对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分析;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中国经济到了一般所说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开始变得相对稀缺,食品价格上涨会推升工资水平;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趋势正在形成。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专家的看法,认为2011年CPI仍然主要由食品价格决定,而食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已经从“市场投机”因素开始向“生产成本”等中长期因素扩散,预示着通货膨胀压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根据我国物价上涨历史规律计算,2011年CPI上涨的均值约在4%~4.2%之间,但考虑到在较强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的大环境下,天气、疫病、减产等不确定因素都会触发食品价格上涨,可以判断CPI高点将出现在一季度,主要理由是:第一,从CPI翘尾因素看,在2011年一季度为最高,将达到3.8%,全年为3.0%(2007年和2009年12月份的CPI环比涨幅均为1%,2008年受危机影响为-0.2%,所以0.5%的估计是相对保守的。);第二,从新涨价因素看,再考虑到从二季度开始,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农副产品价格将季节性回落。

关于2011年世界经济的走势

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月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源于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脆弱的金融系统、主权债务压力,以及主要国际货币兑换汇率的大幅波动,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世界生产总值增长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也认为,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纷纷削减预算,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将大幅放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认为,全球总需求低迷、金融部门仍然脆弱、公共债务问题、美欧宏观政策空间缩小等因素将导致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并不乐观,全年增长率约3%,比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关于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公共债务、房地产部门等当前突出的问题,部分机构做出了具体的判断,主要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虽然美国GDP总值可望于2011年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就业全面恢复至少需要四年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1年美国失业率平均值仍将高达9.6%,而且全球房地产市场前景黯淡,低迷状态可能持续八年时间;中国社科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预计,到2015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10%,意大利将达到125%,日本达到249%,其中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仍然很突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西班牙的债务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西班牙经济总量更大,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对欧元区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也更加突出。

主要研究机构也认为,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主要理由是:新兴经济体受危机冲击较小,家庭、企业、银行、政府等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加上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内需增长,有效减缓了外部冲击,复苏力度远比发达国家强劲,两者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2011年仍然非常突出。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观点,并认为制约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效应受到限制。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各部门正在修复资产负债表,比如家庭和企业要提高储蓄水平,银行要降低不良资产率,所以宽松货币政策虽然为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和需求依然比较低迷。二是各国间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加息,引发投机者借入低成本的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再投资到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对全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也都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新兴市场仍未能彻底与发达经济体脱钩。世界银行专家对过去30年世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了分析,把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分为“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期性增长”两部分,发现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兴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已经基本与发达国家脱钩,前者明显高于后者3~4个百分点,但“周期性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增强。因此,如果主要发达国家在2011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也有所下降。

关于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

对于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当前存在较大分歧。有的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有的则认为中国经济将明显放缓。

持前一种态度的主要有: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认为,2011年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率预计可以达到10%左右。巴曙松(微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认为经济上行压力仍大于下行压力,2011年经济增速至少在9%以上,主要理由是:中低端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会持续增加;中国内需空间较大,居民家庭的杠杆率仍较低,政府保障房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快于2010年。

持后一种态度的观点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月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复苏乏力的影响,可能减缓中国的增长速度,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为8.9%;世界银行在2010年11月对我国2011年经济增长预测为8.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鉴于采取对信贷增长更为严格的限制、为房地产市场降温和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贷款风险敞口等措施,以及中国政府计划在2011年实施退出策略,2011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所放缓,预计全年增速为9.6%。

笔者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理由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世界经济环境低迷和国内政策环境趋向紧缩的双重压力,但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投资项目较多,决定了经济增速不会太低。具体来看:一是出口增速将明显下降。2010年我国出口增速超预期,一个主要原因在于2009年出口为负增长,基数太低,但如果与危机前出口规模相比,2010年出口增速只有8%左右。2011年,出口虽然在持续复苏,但增速不会太高,预计全年出口增15%左右。二是消费增速保持平稳。虽然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放缓,但基础设施完善对中低端耐用消费品的促进作用将逐步显现,预计2011年全年消费增15%左右(从历史数据看,基础设施改善有利于推动耐用品消费,如道路、电力设施、电视信号等设施与汽车、家电消费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三是投资增速将略有回落。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已经过去,加上货币信贷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应显现,都构成了投资增速的下滑压力,但考虑到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有很多新项目上马,保障房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根据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分析,2011年政府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心很大,预计2011年投资增速会比2010年略有回落,全年将保持在20%左右。

关于对2011年我国宏观政策的建议


大部分经济学家普遍赞同2011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工具选择和幅度上存在分歧。马骏(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认为,2011年合适的货币增长应该是15%,贷款增长应该是14%,即6.5万亿元;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2011年还将4次加息,每次25个基点,银行信贷规模约在6万亿元~7万亿元,信贷增速从2010年的18%降至12%~14%;高善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到2011年年中会有两到三次加息的空间,不排除会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2011年第一季度需要以平均每月1次的频率来上调准备金率;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建议更多发挥汇率工具的作用。

也有的专家反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如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相比,始终应放在次要位置,且当前通胀是成本推进型的,紧缩型货币政策无益于通胀问题的解决,只会压低企业发展生产的动力,他建议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保增长,使用财政政策加大补贴对抗通胀。

形势与政策论文

8. 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2006年居民消费率降到36%,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消费率的持续下降,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因此,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调整和健全消费政策,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要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继续拓展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文化和健身等热点消费。同时,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挥拉动增长的作用。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既是扩大国内需求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村是国内市场的潜力所在。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同时,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年―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9.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次,要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在继续发展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住宅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再次,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托重大项目,集中组织攻关,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现代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抓住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电力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区域结构是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必须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为方向,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纽带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格局。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高度重视并逐步缓解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促进各地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自主创新不足,转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现实看,都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抓紧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要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要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抓手。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抓紧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节能、节水、节材机制。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施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积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加快推进“三个转变”,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报告》在对经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的同时,还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围绕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重大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积极扩大就业,支持劳动者就业和创业,可以增强社会活力。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调动勤劳致富的积极性。通过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通过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将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素质。总之,通过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能够直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报告》突出强调的重要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的生机活力,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基础。《报告》针对影响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重点部署。
  一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税改革不断推进,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的收入比重有了提高,但原有的支出结构尚未调整到位,还不能满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实践表明,现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很难避免一些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进一步界定好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采取有区别的经济政策,不消除行政力量干预经济发展的利益动因,国民经济就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贯彻《报告》精神,要按照履行职责与提供资源相对称的原则,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财税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深化税制改革,引导经济活动主体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促进了现代化建设。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的新形势下,金融体制和结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保障金融安全的任务相当繁重。要按照《报告》的要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着力建设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要扩大资本市场规模,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深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改革,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企业经营效益,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要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及时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国家计划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协调作用。要抓紧改革和完善规划体制,健全编制程序,完善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机制,形成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二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报告》要求,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有: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解决资本市场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用工机制和服务体系,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能反映资源利用和要素使用的真实成本,既不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也不利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价格改革,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当前的重点是理顺水、电、油、气、土地等价格,深化资金、外汇等要素价格改革,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要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通过道德建设、产权改革和法律约束,加快建设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健全并严格执行失信惩戒制度。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和规范水平是市场体系发育成熟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市场认可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在行业内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报告》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平等保护物权,从根本上确认和保障了公平竞争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公有制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才能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活力。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着眼点,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已经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进一步分离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对其他有关行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竞争性业务要放宽准入,对垄断性业务要实行国有法人为主的多元化持股。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切实落实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重点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行业准入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四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近些年来,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目前,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不断增加,对外开放进入了商品和要素全面双向流动的新阶段,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经济利益互相交织,我国对外经济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国际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报告》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出口结构,重视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合理进口国内短缺的技术、设备、资源等产品。
  要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和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完善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对外投资企业要遵守当地法律,参与公益事业,维护企业声誉和国家形象。
  要加强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推进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公平贸易政策,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努力形成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互利互补的关系。
  对外开放越扩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经贸利益的问题就越突出。必须始终牢牢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善于在国内国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在国内国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在国内国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要适应开放型经济的要求,建立统筹内外经济的调控和应对机制,更好地处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把握关键领域和敏感行业对外资开放的程度,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抓住几个重要环节。第一,要认真学习《报告》,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第二,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在经济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放到重要位置,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作责任。第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落实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任务。第四,要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总之,要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调动各方面科学发展的积极性,着力解决一切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