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洪涝灾害的气候和地理因素有哪些

2024-05-09

1. 形成洪涝灾害的气候和地理因素有哪些

1.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气候、地形、水系、植被)
2. 治理措施:
⑴加强防灾措施的宣传工作,增强防灾意识;
⑵建立和健全雨量观测和预警预报机制;
⑶采取生态、工程和非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

形成洪涝灾害的气候和地理因素有哪些

2. 地理答题.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1、入湖水量大,出湖水量小.年平均入湖水量高达3018亿m3,是鄱阳湖的3倍,黄河的5倍,太湖的10倍.由于只有一个出口,泄洪能力有限.一遇暴雨,形成上压下顶之势,致使上百亿m3超额洪水滞留湖内,酿成洪涝灾害. 
  2、泥沙淤积,湖容缩小.大量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在洞庭湖内,年均淤积达1亿m3.1949年以来,全湖平均淤高1.7m. 
  3、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弱.经过一期治理,防洪标准由3-5年一遇,提高到5-10年一遇.但这个标准远远不能适应洞庭湖区防洪的严峻形势,也远远低于全国7大江河已经达到的20-100年一遇的标准. 
造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固然是气候的异常所形成的长时间持续暴雨,但人为因素也是主要原因.由于人口膨胀,向森林、湖河争地,过度采伐森林,破坏植被,填减湖泊,侵占河道等人类掠夺性活动,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了洪涝的发生几率. 
森林的破坏降低了人类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对全世界的降水资料进行汇总,科学家们发现:这个世纪,由于地球温度升高约 0.5℃ ,许多干旱地区变得异常干旱,而湿润地区则洪涝灾害明显增多.

3. 地理答题.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1、入湖水量大,出湖水量小.年平均入湖水量高达3018亿m3,是鄱阳湖的3倍,黄河的5倍,太湖的10倍.由于只有一个出口,泄洪能力有限.一遇暴雨,形成上压下顶之势,致使上百亿m3超额洪水滞留湖内,酿成洪涝灾害.
  2、泥沙淤积,湖容缩小.大量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在洞庭湖内,年均淤积达1亿m3.1949年以来,全湖平均淤高1.7m.
  3、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弱.经过一期治理,防洪标准由3-5年一遇,提高到5-10年一遇.但这个标准远远不能适应洞庭湖区防洪的严峻形势,也远远低于全国7大江河已经达到的20-100年一遇的标准.
造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固然是气候的异常所形成的长时间持续暴雨,但人为因素也是主要原因.由于人口膨胀,向森林、湖河争地,过度采伐森林,破坏植被,填减湖泊,侵占河道等人类掠夺性活动,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了洪涝的发生几率.
森林的破坏降低了人类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对全世界的降水资料进行汇总,科学家们发现:这个世纪,由于地球温度升高约
0.5℃
,许多干旱地区变得异常干旱,而湿润地区则洪涝灾害明显增多.

地理答题.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4. 地理答题.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1、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雨季降水集中,降水量大。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
3、地形主要是平原,地势低平
4、河流上游破坏植被使水土流失严重,河流下游河床泥沙淤积
5、河流中游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径流的能力降低
6、亚洲东部、南部人口稠密,农业发达
7、防洪防涝基础设施不完善。

5. 洪涝灾害地区有哪些

2010暴雨洪灾全国各地受灾盘点:



  江西暴雨:

  时间:2010年4月——7月

  据江西省防总初步统计, 4月5日至12日,吉安、上饶、萍乡、鹰潭、景德镇、赣州6个设区市的20个县(市、区)共166个乡镇遭受洪灾,受灾人口14.6万人,倒塌房屋89间,转移人口3707人,直接经济损失1.075亿元。

  同时,7月份以来的暴雨洪水,共导致江西全省35县37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41.756万人、农作物面积173.984千公顷,转移人口199540人,倒塌房屋0.462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4.8651亿,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1.2981亿元。

  重庆暴雨:

  时间:2010年5月6日

  5月6日2时许,重庆垫江、梁平、涪陵、彭水等12个区县(自治县)遭受大风、冰雹、暴雨灾害。截至5月6日17时,此次气象灾害致使89.7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9人、失踪1人、受伤180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263.3公顷,绝收面积1392.3公顷;房屋损坏51735间,倒塌6240间;电力、通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工矿商贸企业不同程度受损。

  据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0日晚间消息,15日以来的过境洪水和暴雨天气已致重庆7人因灾死亡,该市16个区县103.39万人受灾。

  截至19日17时,此次暴雨天气和过境洪水已造成重庆潼南、城口等16个区县受灾,受灾人口103.39万人,因灾死亡7人,失踪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1.76千公顷,绝收面积4.79千公顷,倒塌房屋5669间,紧急转移人口11.01万人,损坏房屋10302间,潼南、合川、北碚、巫溪等4个区县部分街镇进水,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总损失5亿元。
合肥暴雨

  时间:2010年6月29日

  6月29日合肥遭遇的那场“短历时降雨”,按一个小时降雨量计,创了36年来的最高纪录。但是,7月18日,这个纪录又被刷新,成为56年来最强短历时降雨。7月18日晚上,在合肥市城乡建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气象部门表示,由于合肥处于主雨带边缘,即使天气预报没有雨,未来合肥非常可能还会遭遇18日这样的暴雨突袭。

  7月18日的降雨主要集中在15:00-17:00之间,两小时内市区降雨站中,最高的为阜阳路桥站,为117毫米。据介绍,这是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短历时强降雨。而在阜南路站的100毫米总降雨量中,有近90毫米的降雨量是1小时内下的。

  陕西暴雨

  时间:2010年7月2日

  从7月2日晚间起,(陕西)安康市多地普降大到暴雨,39个乡镇12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此次降雨导致平利和岚皋部分乡镇受灾较重,但无人员伤亡。

  据统计,截至7月20日7时,水灾已导致陕西汉中、安康、商洛3市22个县(区)156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7.9万人,因灾死亡37人,失踪97人。陕西境内倒塌和严重损毁房屋8720户27160间,一般损坏房屋27200户802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千公顷,绝收面积5.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8.85亿多元。

  广水暴雨

  时间:2010年7月3日

  7月3日以来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湖北省17个市州、省直管市、林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978万人,因灾死亡70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倒房和避险群众33.1万人;农作物受灾1359.5千公顷,其中绝收149.2千公顷;倒塌房屋1.82万户7.09万间,损坏房屋11.2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8.1亿元。

  四川暴雨

  时间:2010年7月15日

  7月15日-18日,四川出现入汛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截止19日上午8时,四川全省有391站雨量达50-100毫米,469站雨量达100-250毫米,84站雨量超过250毫米,巴中市通江县累计雨量达493.8毫米。

  截止19日下午5时,连日来的特大暴雨造成该市5县区113个乡镇(街道)受灾。受灾人口28.43万人,其中1人死亡,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63亿元,农业损失高达1.1亿元。

  据世界经理人文摘了解,自7月15日起,内江市部分区域开始降雨,其中内江市中区白马镇降雨量高达252.5毫米,其他县区也在200毫米左右。暴雨洪涝使内江12.65万亩农林作物受灾, 3623亩绝收,粮食损失26595吨。

  从四川达州防洪抗旱指挥部获悉,受16号的开始强降雨影响,达州市7个县(市、区)263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超过370万人,暴雨洪灾还造成7人死亡,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亿元。
河南暴雨

  时间:2010年7月16日

  据初步统计,入汛以来,河南省11个市的43个县、230各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105.4万人,转移群众70402人,死亡人口8人,倒塌房屋443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52.9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42亿元。

  山东暴雨

  时间:2010年7月17日

  7月17日至19日,山东省内多地降暴雨,截至昨天16时,已有临沂、济宁、菏泽、日照、枣庄、聊城等6市、19 个县(市)不同程度受灾。初步统计,全省受灾人口7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 8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60800 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8400公顷;损坏房屋4252 间,倒塌房屋 207间;直接经济损失1.87亿元 
最近的还有辽宁吉林的特大暴雨

洪涝灾害地区有哪些

6. 地理信息技术与传统方式应对洪涝灾害具有的优势

1、高精度测量: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数据,可以对目标区域的洪水起源、洪水深度、内部流向等进行准确的定位和精确的检测,从而准确判断洪涝灾害的类型、范围和影响情况。2、快速响应: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的收集洪涝灾害的相关数据,可以快速的传播灾害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灾害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减少灾害给人民带来的损失。3、方便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统计、调查和分析洪涝灾害的统计数据,从而更好地识别出灾害发生的趋势,在综合分析基础上,为洪涝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准确的依据。4、有效监控: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情况,可以快速的发现洪涝状态的变化,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抗洪涝措施。【摘要】
地理信息技术与传统方式应对洪涝灾害具有的优势【提问】
1、高精度测量: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数据,可以对目标区域的洪水起源、洪水深度、内部流向等进行准确的定位和精确的检测,从而准确判断洪涝灾害的类型、范围和影响情况。2、快速响应: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的收集洪涝灾害的相关数据,可以快速的传播灾害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灾害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减少灾害给人民带来的损失。3、方便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统计、调查和分析洪涝灾害的统计数据,从而更好地识别出灾害发生的趋势,在综合分析基础上,为洪涝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准确的依据。4、有效监控: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情况,可以快速的发现洪涝状态的变化,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抗洪涝措施。【回答】

7. 地理我国洪涝灾害典型地区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地理我国洪涝灾害典型地区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8. 地理我国洪涝灾害典型地区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